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腹泻  > 班上的孩子经常撒谎骗人怎么办?

      pic of user:qq33371618ci97

      天蓝的蓝QQ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6

      班上的孩子经常撒谎骗人怎么办?

      我是大班的幼儿老师,发现班上的一小朋友做错事了,总是不承认错误,还说是别人做的,这让我很头疼?在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后,才会说实话,答应下次不犯,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再次出现这种撒欢的情况。我查过相关的资料,但是跟他的情况并不是很符合,至今没有找到解决方法,很苦恼!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孩子讲述:撒谎有原因

        孩子撒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有意识的撒谎,也有无意识的撒谎,家长应该找准原因。

        1、是“我”恐惧的结果

        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因此,为了避免惩罚,就会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

        2、“我”用想象代替现实

        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3、心理错觉让“我”误读别人的话

        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理解性心理错位多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是指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

        4、“我”的表现欲所致

        婴儿在成人的爱抚和逗引下,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便萌生、发展起来。到了幼儿期,孩子的表现欲越发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5、成人对“我”的影响

        幼儿模仿能力很强, 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宝宝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自己以后也可说谎。

        6、家长对“我”期待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爸妈可以这样做:

        父母在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之后,要耐心地启发孩子承认错误,而不能简单地对孩子进行斥责打骂。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与孩子成为朋友,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这样孩子就不会用“谎言”来保护自己。

        1、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2、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3、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4、家长给孩子作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5、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6、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识破,说谎只有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

        7、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2012-04-06 21:48:0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这个答案比较全面,让我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继而有效的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解决相关的问题。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对于尚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们还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说谎”实际上是自我想象的产物。是一种不符合现实的“谎话”,这种情况与诚实不诚实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对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的说谎,老师与家长可以不必在意,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当儿童到了学龄期后,说谎往往都是有意识的,对这个时期他们中的某些人的信口说谎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加以高度的注意。

          尝到说谎的甜头后,孩子会更热衷于此。随着年龄增长,社交增多,孩子会发现,说谎需要付出代价,谎言说多了,老师和朋友不再相信自己,逐渐不受欢迎。于是,大多数孩子六七岁时认识到,不能说谎。如果孩子七岁以后仍然惯于说谎,通常说明他内心深感不安,可能在此后数年延续这种习惯,甚至直至成年。

          大多数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摆脱困境,而非影响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对于这种行为不必严惩,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美国奥伯林大学儿童心理发育教授南希·达林说:“如果你走进房间,发现五岁的孩子把牛奶洒得到处都是,问道‘是你干的吗?’这是在请他说谎。如果你说,‘你洒了牛奶。我们一起清理吧’,他就不大可能说谎。如果他还是说谎,最好一笑置之,同时让他明白,你知道他的小把戏。没必要因为说谎斥责他。”

          2012-04-06 21:48:56

            avatar of RR馨

            RR馨

            历史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可能是在家被家长宠坏了吧,假如你要问小孩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很凶,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很温和的问他也许会好些吧!!!做老师很辛苦的,加油额,呵呵!!!

            2012-04-06 21:54:17

              avatar of liu16020219

              liu16020219

              历史

              找一找孩子撒谎的原因,是害怕,恐惧,还是什么其它的。

              2012-04-06 22:42:16

                avatar of spqunqun

                spqunqun

                历史

                这么小的孩子不会认为自己做的是错的,也没有思维去辨别什么,这是孩子的思维。
                成人往往会用成人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的说法,这是不对的,认为孩子做过就要去承认错误,
                再有一种是因为孩子受成人影响了,认为说了会受到成人的责备,训斥有的甚至打骂等等,所以孩子不参认。
                再有就是孩子是和家长学来的或是所谓的天生的。但是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成人的引导方向问题的差别

                2012-04-07 0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