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腹泻  > 我家的哭宝宝

      pic of user:fengsijiajing

      宝贝风铃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8

      我家的哭宝宝

      我家宝宝百天几乎很难进入深睡眠,而且必须抱着才行,困得时候还得跑,不如意的话就会哭,一个人带的时候真的好累!
      最近,有长本事了,才俩个月零几天,竟然开始认人了,有时候别人抱就哭,婆婆说四个月才认人呢。可是她,淘气的只让我抱,抱着得走,得跑,哎,过一阵我就该上班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真不希望她那样掏心的哭,宝宝也不知道为什么哭的就那么厉害,好像要喘不上气来!麻烦给支个招吧!!!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这么小的宝宝,缺乏微量元素的可能性不大,从母体带来的各种营养,一般能维持到宝宝半岁。有可能是睡前宝宝没有吃饱,饿了。不知道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如果是母乳喂养,这种情况到是比较常见,因为宝宝都对妈妈的奶奶比较依恋,甚至含着奶头睡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宝宝想尿尿或者便便,因为这么小的宝宝因为腹肌发育还不完全,便便对他们来说也是很费力的事情,妈妈可以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轻轻给按摩一下小肚子。

        2012-05-04 16:23:5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沫晗妈妈

          ♡沫晗妈妈

          历史

          是不是总是一个人带孩子的缘故呀,如果是因为总是固定人带,会这样的哦,所以现在更是要让家人轮流带孩子玩

          2012-05-04 15:55:18

            avatar of 开心掌门人

            开心掌门人

            历史




            排除宝宝饿了或是尿尿便便,宝宝是不可以太宠的,她哭就让他哭,不管他,就放床上,狠心点,她哭累了自然就睡了,要这样哄下去,你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

            2012-05-04 16:16:32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突出表现为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民间俗呼之为“夜啼郎”。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反应的不同,病态反应多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至于婴儿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而夜啼,以及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啼哭者,则另当别论。未收录医院中医综合科代金刚
              婴幼儿夜啼,临床表现有轻重不同,婴儿时期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哭就是表达要求和病苦的方式,虽多属生理性的,但切不可置若罔闻。必须严密观察,找出根源,妥为调理,必要时可施以药物调治。婴幼儿夜啼的内服药物治疗多有不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正确选用外治法更为便捷、安全、有效。
              脾脏虚寒 啼哭时哭声低弱,睡喜倦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宜温脾散寒,常用方为乌药散(乌药、良姜、白芍、香附)。外治法可选:(1)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分,研粗末,放锅内炒热,用纱布包裹,乘热从胃脘熨至小腹,冷则易之。注意温度,防止烫伤。可多次反复使用。(2)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天。
              心经积热 啼哭之声响亮,见灯火加剧,面赤唇红,烦躁不安,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指纹较红紫。治宜清心导赤,方选导赤散(生地、木通、竹叶、甘草梢、灯芯草)加减,水煎内服。也可用青黛研成细末,睡前以灯芯草10g煎水,进服青黛粉0.6g。外治法可选:(1)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5g,共研细末,鸡蛋1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2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布带包扎或用胶布固定,次晨除去。如未效,可继续使用。(2)保留灌肠法:取刘寄取20g,地龙3g,甘草3g,灯芯草2g,用清水200ml浓煎成30~40ml。每晚睡前2小时,用50ml注射器及12号导管将药液缓慢注入肛内,然后徐徐拨出导管,令婴儿继续俯卧10~15分钟,再用软纸在肛门处轻轻按3~5分钟,以利于药物保留。一般灌3~4次可愈。心热、脾寒两型夜啼患儿均可使用此法。
              暴受惊恐 夜间突发啼哭,似见异物状,哭声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惕,面色青灰,脉来急数。治宜镇惊安神,可选朱砂安神丸或琥珀抱龙丸内服。亦可用蝉衣焙干、研末,每晚用温开水或钩藤10g煎汤,送服蝉衣粉1.0g。外治法如:(1)穴敷法:朱砂20g,炒酸枣仁10g,分别研细末,和匀,以3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每晚取如黄豆大一团,置于胶布中心,贴于患儿膻中穴及双侧涌泉穴,每晚换药1次。膏内朱砂、酸枣仁均有镇心安神作用,原系用于成人心悸失眠,移用于治疗小儿夜啼亦获效。(2)朱砂、铅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取6g,用蛋清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镇静安神。
              还有一些外治验方,用于小儿夜啼也较为适宜:(1)五倍子30g,研极细末。每晚取适量药末,用小儿自己的唾液调成糊状,再涂在患儿脐孔中,外以胶布贴紧,翌晨去掉。(2)吴茱萸10g,研极细末,每晚睡前用蛋清调成2个小饼,敷于两足心,外用布带束之,晨起除去。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成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中心、外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脾胃虚寒及脏热心烦所致的夜啼。(3)飞朱砂3g,大白芨1块。先将白芨切干,次将朱砂放粗瓷碗底上,滴清水数滴,以白芨平面将来砂磨成糊状备用。每晚睡前用新羊毫笔蘸朱砂糊涂于患儿鸠尾穴(俗称心窝处)及两手心和两足心。(4)生枣仁10g,捣碎,置伤湿止痛膏中心,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夜啼。
              家庭中要注意夜啼儿的预防和护理。尽量保持居室安静,调节室温,避免受凉;乳母注意保养,饮食少吃辛辣厚味及不易消化之食物;脾寒夜啼者要保暖,心热夜啼者勿过暖,惊恐夜啼者要安静。

              2012-05-04 16:25:22

                avatar of 彦西

                彦西

                历史

                一般哭多久?她肯定是哪不舒服,或者曾经被吓过。我家宝宝月子里感冒了晚上会哭一个小时,满月没多久发现他的肚脐向外凸出,医生说宝宝肠胃功能没发育好,很多宝宝都会这样,尽量让宝宝少哭,4个月就会自然好,可能是不舒服,每天晚上他哭的时候我就抱着他走来走去,哄着他,讲故事给他听,再累也要抱着,放下哭的更厉害。就这样,我一个人抱到4个月,4 个月后好了,夜里就没再这样哭过。妈妈不要抱着他跑,很伤宝宝的,尤其是胃,更重要的是自己很累呀,怎么受得了,像我都一个人抱,现在很瘦。宝宝睡的时候让他靠在忱头上睡,会睡的深些,或者趴在身上睡,我家的都这样,睡的很深,不然就不给睡。5 个月差不多就不用这样了

                2012-05-04 21:19:36

                  avatar of 航少妈

                  航少妈

                  历史

                  一个人带宝宝是这样的,最好要让宝宝多接触别的家长,这样对你和宝宝都有益处的。

                  2012-05-04 22:11:59

                    avatar of 信源妈妈

                    信源妈妈

                    历史

                    这是小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建议慢慢调整过来。不过如果宝宝哭的厉害的话,要留意孩子是否有身体上的不适。
                    认生的话,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让孩子与其他人多接触,让熟悉的人抱一抱孩子。

                    2012-05-05 07:50:33

                      avatar of 快乐龙儿妈

                      快乐龙儿妈

                      历史

                      我家宝宝两个月的时候也这样 要抱到下半夜才肯睡 白天就很好 饿了吃困了睡一点都不闹 一到晚上7 8点醒了就不睡了 非要抱 去医院测了骨密度医生说缺钙 开了三精牌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AD补了一星期左右就好了 前几天停了又开始闹现在又开始补补了几天就好点了 这几天可把我和他爸折腾坏了 人家说钙补多了也不好但不给补他就闹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2012-05-07 20: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