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为什么用药不当可诱发脑中风?

      pic of user:rcfbvc1boy

      豆芽的妈妈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为什么用药不当可诱发脑中风?

      我的一个同事,他妈妈本来要严重的高血压,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脑中风。幸亏抢救及时才避免了严重的后果发生。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用药不当会诱发脑中风?

        avatar of dhbww

        dhbww

        历史

         

        脑卒中(也称中风)为中老年常见病,主要因为高血压及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多种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导致脑卒中的发生,药物已成为诱发脑卒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可引起脑卒中的常见药物有:
        降压类药物 长期患有高血压但又没有被发现的患者,平时已习惯于在较高血压下维持其脑部血液灌流。某些患者一旦发现血压偏高,降压心切,大量使用降压药物,甚至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致使血压在短时间里突然大幅度地下降,结果使脑部血供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对于已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表面粗糙不平的中老年患者,很容易导致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因此,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合理使用,让血压逐渐下降至理想水平。
        解热镇痛类药物 高热患者往往用解热镇痛类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体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患者,发汗后致使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发热时,最好不服用此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非用不可时,大量出汗之后,应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静脉滴注补液等方法补充。
        利尿类药物 呋塞米(速尿)、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导致血液浓缩,使其黏滞性增加而致脑血栓形成。对原有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滞度较高的中老年人应慎用。
        镇静药物许多镇静、安眠药物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等,起镇静作用的同时,也可抑制心脏,扩张血管,如用之不当,特别是在超量应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影响大脑血流量,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发生脑卒中。
        抗凝药物 心脏瓣膜病已行机械瓣置换或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若抗凝药用量过大容易引起脑出血。因此,在服用抗凝药时,一定要加强凝血功能的检测,以防发生意外。
        止血药物 中老年人发生出血性疾病时,长期应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氨基己酸、卡巴克络(肾上腺素腙)等止血药,这些药物虽然有止血作用,但过量使用易引起血栓形成,阻塞脑血管,导致局部急性缺血,出现脑卒中。特别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患者,血液更易凝固形成血栓。因此,有血栓形成倾向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颅内动脉或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人统计每100万服药妇女中,大约有100人因脑内血栓而住院,有5例死于血栓性卒中。研究认为,此类血栓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与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有关,每日服药量超过50mg者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滋补保健中药如人参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长期服用有发生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的可能,因此切不可盲目滋补。

        2012-05-30 14:44:2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