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平日里,家长还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观察潜能呢?

      pic of user:uhqamlc

      藏獒1221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平日里,家长还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观察潜能呢?

      宝宝5岁了,开始上幼儿园了,那么平时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宝宝的观察潜能呢?

        avatar of 傣妹公主

        傣妹公主

        历史

         

        1.把握孩子的观察特点
        3-4岁孩子观察的目的性较差,行动比较随意,常常是东瞧瞧、西看看,容易被一些无关的事物所吸引,而且他们的耐心有限,因此,观察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降低他们的兴趣,家长可以用语言来刺激他们的观察兴趣。4-5岁孩子的观察方向性有所增强,家长可以给他们提一些合适的建议、任务来引导他们观察。5岁以后,孩子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提出观察的目标,这时候家长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来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
        2.设置观察的“悬念”
        为了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事先可以设置“悬念”来吊吊孩子的胃口,从而大大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如依依妈在去动物园之前,可以对依依先描绘动物园里的有趣动物,如“猴子屁股红红的””大象的鼻子长长的”等,让孩子对动物园里的动物的特点有个简单的了解,之后去动物园的时候依依就会去寻找动物身上相关的特点。平时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也可以事先将朋友家有特点的东西提示给孩子,如“王叔叔家养了一只猫,不知道它喜欢不喜欢和你玩”。孩子没等去王叔叔家,就会对他家的小猫感到好奇,到了他家也会认真地观察这只小猫。
        3.尊重孩子的独特视角
        6岁前的孩子,大多数要经历一个观察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被成年人所忽视的微小事物。如成年人看一个人会看这个人的整体,如脸庞、服装等,可是孩子有可能被这个人身上的纽扣所吸引,或者目光紧紧盯在这个人的围巾边的绣花上。当孩子很投入地去观察这些事物时,家长不应该去打扰,更不应该给予否定和责怪。如果想让他观察得更多,应该在给予认可之后再去引导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4.鼓励孩子调动多种感官来观察
        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听觉输入大脑的,当然还有嗅觉和味觉的功劳。因此,要走出观察只是用眼睛来看的误区。如果想要让孩子全面地感受事物,不仅要看,还要引导孩子去听、去闻、去触摸,多思考,促使听觉、视觉、触觉协同活动,提高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使观察更为全面和准确。如一个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家的一盆花,很可能会说这花开得比我家的大——他只从整体上看到了大小的不同。这时候你可以进一步引导他:“闻闻花的味道一样吗?摸摸花瓣和叶子,看看和家里的有什么不同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才会意识到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花,花开的大小只是不同的一个方面而已。
        5.教会孩子观察的方法
        在孩子观察的时候,家长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观察方法。比如引导孩子先着什么、后看什么,根据不同的事物,由远到近,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有顺序、有步骤、有系统地观察。还要提醒孩子抓住事物的特征,学会比较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对某一类事物观察升级到几类事物之间的观察,循序渐进,慢慢地,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2012-06-07 09:55:3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