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帮忙看看我家5个月大,发热的小孩

      pic of user:xbdym

      xbdym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帮忙看看我家5个月大,发热的小孩

      帮忙看看我家5个月大,发热的小孩,,,,,,,, 我家的5个半月小男孩:昨天发烧到39.6度,中午到台州医院挂了针以后马上烧退了,昨天晚上我们一家终于睡了个好觉,可是今天下午4:00发现不对劲,小子睡醒了以后,头很热,一量体温39.5度,并且拉肚子(拉出来绿绿的都是水),可是到了8:00多点温度退了,我们喂了蛋黄,全部吃下去,但是不一会又全部吐出来,,,,反复无常怎么办啊,,,,,请教一下各位大侠

        avatar of sandymeijia

        sandymeijia

        历史

         

        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代偿反应,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很多见,但当小儿发热时,家长就会特别紧张,孩子一生病,有些家长就不知道怎么护理了,除了去医院,回到家就不知所措,只有正确处理和护理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 的防御机能之一,所以并非对所有的发热都给以降温,只有在高热对机体可能有不良影响时才给降温处理。一般小儿感染性疾病,建议肛温在38.50c以下,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有高热惊厥的患儿除外),肛温在390c以上给予退热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0c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也可以喝些新鲜果汁,以补充人体内需要的维生素。因为发热时,尿量会减少,影响体内毒素的排除所以勤喝开水既可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又能稀释病菌产生的毒素和促进毒素排除。孩子发热时要尽量让他们卧床休息,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室内温度不可忽冷忽热,保证充足睡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使人身体得到营养的供给,可消除疲劳,弥补耗损。小儿发热时,消化道分泌液会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消化机能失常,而导致食欲下降,这时应让他们吃一些清淡的、爽口的、不油腻的食物,这时应主要以流食为主,当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软饭等,并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但不要强迫他们吃不想吃的东西,以免引起呕吐和腹部不适。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孩子抗病能力低下,而导致患病后,病情重、病程长,不仅影响体格发育,还会对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小儿智力发育迟缓。小儿发热时不能因为寒颤就加强保暖,如多穿衣服,加盖被子等,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发热寒颤时说明体温正处于上升阶段,这时如果再加强保暖,会加快体温上升速度,很容易引起小儿高热、超高热,甚至惊厥。当患儿出汗时,应及时更换干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捂汗,虚脱。发热要定时测量体温,每30分钟至1小时测体温一次。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有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当孩子发热时一天内去医院三四次,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用退热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按照以上所讲的护理知识对孩子进行家庭护理,相信您的孩子在科学的护理下会很快康复的。

        2007-05-30 23:41:5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大家的关心~!!!!!!!!!

          avatar of 迪迪的妈咪

          迪迪的妈咪

          历史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信号。若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即使热退下来还会再次升高;退热本身也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一般发热低于38.5℃时,可暂不给予退热治疗,如小儿精神、饮食等方面都较好,可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如精神很差,食欲明显减少,说明小儿病情不轻,应尽早到医院诊治。高热时(>38.5℃~39℃),无论小儿精神等各方面状况如何,均应及时给予退热治疗。退热措施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

          1、物理降温 不使用药物而通过增加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的方法为物理降温。小儿高热时,若周围环境温度不很冷,采用揭去被子、解开衣服等是促进人体散热的最好方法。包被过厚过严,反可加重发热,容易诱发高热抽风。周围环境较冷时,可将小儿移至较温暖处,采取上述方法。揭开衣服后,加用温湿敷更易于退热。温湿敷方法如下:将孩子的衣服脱去或暴露躯干部位,用温毛巾(温度40~50℃)敷于暴露部位,及时更换毛巾,保持温度基本不变,最好能持续30分钟。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给发热的小儿进行温水浴。水温同样应保持于40~50℃。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有时也可采用酒精擦浴的方法。用纱布浸泡30%~40%的医用酒精或白酒,涂擦腋窝、大腿根、颈部、肘窝等处。这些部位的大血管位置浅表,酒精的蒸发可带走一定的热量,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一般不提倡使用冰袋或低于体温的凉敷的方法。低于体温的温度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皮肤散热。对于医院有时采用的冰枕的方法,一般家庭不易效仿。冰枕主要适用于恶性高热或顽固性高热时,应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孩子出现高热时,应用市售冰袋可防止体温继续升高。冰袋不是退热的主要方法。

          2、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虽然效果不错,但作用较缓慢。对于有高热惊厥史或有抽风史的患儿,如不能及时或很好采用物理降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护士或家长进行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可通过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多种途径进行。一般家庭多选用口服途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对于小婴幼儿应该首选扑热息痛或含有扑热息痛的药物。目前医院常推荐的药物包括:百服咛、安佳热、恬倩、泰诺、美林等。这些药物均为水剂,适于小儿服用。对于较大的儿童,也可选择片剂药物,例如:阿司匹林、APC等。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是否能很快下降,除与药物种类和剂量有关外,关键是能否使散热增加。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物理降温是保证退热的前提。服用退热药物后,应注意避免仍然包裹孩子过厚、过严,孩子的体温不易降低;或被捂出大汗,引起脱水等不必要的并发症。

          遇到孩子高热时,家长应根据孩子与自家的情况,选择采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使小儿温度尽快降至正常范围,且不致出现高热惊厥等危险情况

          2007-05-30 23:30:29

            avatar of sandymeijia

            sandymeijia

            历史

            据美国侨报报道,儿童发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孩子体温上升,家长急着给小孩退热把体温降下来反而会让孩子的病程更加延长。

            专家提醒:发热是人体自然防御功能在“抵抗外敌”的表现,发热的程度和类型是判断病因的重要指针。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让孩子病得更重。

              发热的主要两大病因

            感染性发热: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最为常见。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有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败血症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还有寄生虫病,如疟疾等。

            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也很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疫苗反应;大量组织坏死或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

            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暑热症、脑出血等也会引起发热。

              病因不清莫急于退热

            专家建议家长,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起症状,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先不要急于为孩子退热。

            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比体温正常时反应更加敏捷,表现为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功能,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因此是我们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同时,受不同病原微生物“攻击”,人体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因此,发热表现是用来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效果的重要参考。

            因此,在没有搞清楚发热的根源是什么的时候,如果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退热药本身会有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使病程延长,并且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做血液的化验检查,根据化验结果,医生会告诉你可能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长就不用担心了。

            2007-05-30 23:43:20

              avatar of sandymeijia

              sandymeijia

              历史

              发热家庭护理法

                休息

              小儿发热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

              喝水

              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

              饮食

              孩子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小儿发热的饮食应以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为原则。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

                退热

              弄清病因对症下药之后,家长就要注意给孩子退热,因为高热可使小儿头痛、身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等,为了减轻不适症状,可给孩子进行退热。退热方法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

              物理降温虽然降温速度较慢,但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降温方法。

              方法一:用温水(手放在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其温度大概在38℃~41℃)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这样,水的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的作用。

              方法二: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脑门上,可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至于药物退热,用于退热的药物很多,临床上一般是孩子体温在38.5度才服用退热药。

              专家提醒:体温超38.5℃才用退热药。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引发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起皮疹。

              所以家长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如果连续用了一天体温仍上升,要迅速就医;一次性也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或年龄服用。

              2007-05-30 23: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