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小儿疟疾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pic of user:pyuaztr

      hoho_1013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小儿疟疾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我哥哥家住在南方的农村,听说他们那里每年一到夏秋季就有几个孩子都相继发生了小儿疟疾,我想了解一下小儿疟疾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发病后有哪些主要表现?

        avatar of lemonshow

        lemonshow

        历史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是一种因蚊虫叮咬后,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传染病,以周期性发热、贫血和脾脏肿大为临床特征。近几十年来,我国通过广泛开展疟疾的防治工作,该病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在南方某些地区的夏秋季仍有流行。部分孩子在感染疟疾后,还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肾炎、血红蛋白尿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疟原虫包括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等数种,其形态、生长特性及引起的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人体感染疟原虫后,经10~15天左右的潜伏期,逐渐出现以周期性发热为主的症状。与其他诸多可以引起发热的疾病所不相同的是,在发热之前多数出现明显的寒战。孩子可突然感觉寒冷,继而全身发抖、关节肌肉酸痛、脸色苍白,还可出现抽搐。一般在半小时之后,体温迅速升高达40℃左右。此时孩子往往表现为面红耳赤、眼结膜充血、烦躁、头痛、呕吐等情况。在高热持续数小时后,即使不用退热药物,体温常可自行下降。热退时多伴有全身大汗淋漓、皮肤发凉、嗜睡现象,并在一觉睡醒后如正常人一样。但在间隔一定时间后,又可重复出现上述现象。两次症状间隔的时间,与所感染的疟原虫类别有关,如间日疟感染为每隔1日发作1次;三日疟感染为每隔2天发作1次。此时期如对孩子进行检查,可发现其脾脏明显肿大、贫血等异常情况。血液涂片中找到疟原虫,为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为此往往须反复多次验血。尤其在孩子寒战或高热时进行血涂片检查,阳性率较高。

        2013-02-14 18:01:1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