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宝宝感冒要不要吃药啊?

      pic of user:udpmjgox5x

      shenannie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宝宝感冒要不要吃药啊?

      宝宝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感冒药啊?看到有专家说美国都没有儿童用的感冒药,宝宝一般感冒不用用药,是这样吗?宝宝感冒还要给他吃感冒药吗?

        avatar of fgfdd

        fgfdd

        历史

         

        1、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
        2、感冒、咳嗽: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
        3、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  
        4、常用抗病毒药:板蓝根(中)、新博林(西)
        5、常用消炎药(抗生素):希刻劳、阿奇霉素、阿莫仙等。
        6、也可以配合使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中药外贴,由于不用辨证效果较好,比较受推崇。如(夏天用的三伏帖、百草琼浆益气贴)等。
           能不打针就不打针; 能用中药不用西药; 能中西药配合最好配合;标明小孩要注意怎么怎么用的,一般副作用大,尽量少用。

        2013-06-18 13:33:2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j82

          sj82

          历史

          尽量不要吃,我家宝宝如果只是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咳嗽,发烧不高,基本不吃感冒药。只有发烧才会吃。主要还是会喉咙发炎引起发烧,所以吃消炎药。

          1、呼吸道感染用药

          宝宝呼吸道感染该不该使用抗生素,首先需搞清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鼻腔到喉咙部位的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鼻咽炎、扁桃体炎、急性喉炎以及呼吸道周围器官如急性中耳炎、会咽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则是指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

          其中宝宝最多发的普通感冒,宝宝常常表现为高烧,鼻塞,咳嗽,验血常规白血球并不高,这种普通感冒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必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中在三、五天后继发细菌感染的约占40%,没有引起细菌并发症的普通感冒,有5-7天的自限性,即经过5-7天的发病过程,自己会痊愈。

          如果宝宝确系普通感冒,只需有高热时对症服用退热药,给予大量喝水、多休息,家长不必紧张。如果三天后继发细菌感染,也不必用高级的抗生素,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

          2、关于发热时的用药

          把发热当作是细菌感染的唯一症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发热其实是人的机体对外界的应激反应,运动、气候炎热、吵闹都会使宝宝体温升高。

          发热有时也是机体对自身的保护反应,有些病毒、细菌适宜在37℃时生长,而高热到39℃,60%的病毒和细菌可以被杀灭,反而避免宝宝受到更大的伤害。

          发热并不一定说明感染,有的宝宝感染了却并不发烧。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没有特别的症状,发烧时对症退热,保持良好的休息,多饮水,不必急着上医院。如果3天后热度还没退,宜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3、关于退烧药的使用

          在宝宝发热急性期,即机体对感染反应初期,不应死板、教条地以38℃为限,退热药可每天给宝宝吃三次,退热药只是降低体温,不是治病。而宝宝体温热度不是很高,家长不致很紧张,宝宝身体感觉也会舒服一点。

          成人发烧时每天三顿退热药,宝宝宜像成人一样。妈妈悉心地照料对宝宝恢复健康也是很有效的。

          治疗感冒,标準答案只有:请多休息、多喝水、多洗手,少去公共场所,但是到处林立的医疗院所,却习以為常的开出一大堆的感冒药。当了二、三十年医师,所看到最离谱、最荒谬的医疗,就是医生开药治疗感冒的模式。

          美国、加拿大的医师,看感冒从不开药的,只会叫你回家休息、多喝水,自然產生抵抗力。实在不舒服时,才叫你自行去OTC(开架药局)买缓解感冒症状、剂量很轻的成药。医界都很清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根本无药物可对抗。

          当感冒病毒在空气中漂浮,有些抵抗力较差的人,就会被传染上。这时,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防御系统)会先来应战,同时会呼叫第二线的特异防御系统(抗体)来协助。身体製造抗体约需七天的时间。抗体还未產生前,第一道防线一定要先撑著,用鼻塞来阻挡、用流鼻涕来黏住病毒,用打喷嚏、咳嗽等各种方式来驱赶病毒,这就是第一线非特异性防御的模式。

          鼻塞、流鼻涕这些症状固然会让身体不舒服,但是没有鼻塞、流鼻涕这些防线,病毒就会长驱直入。第一道防线撑个七天,等抗体製造出来,身体就可以反攻了。人类就是用这样的机转,不断製造抗体,才能和病毒共存了几万年。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所谓感冒药,到底是怎麼治感冒的?所谓治感冒的感冒药,不外乎是下列这些成份:
          1. 止痛退烧药:身体用发烧来对抗病毒,退烧反而对身体不利。
          2. 假麻黄素:(一种鼻充血解除剂)用来解除鼻塞。
          3. 抗组织氨:阻止鼻涕分泌,减少鼻涕。
          4. 镇咳袪痰剂:压制咳嗽,减低痰的黏性。
          5. 气管扩张剂:解除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扩张气管。
          6. 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从以上看来,西药感冒药的成份,主要是抑制感冒时的症状,没有一种成份是针对感冒病毒的。事实上,感冒药对入侵的病毒是束手无策的。感冒药解除鼻塞、抑制鼻涕、镇咳、袪痰、扩张气管、退烧,都只是治标,根本无法治本。当我们身体的第一防线被这些药瓦解后,身体放弃了初步的抵抗力,病毒就轻易进入。表面上感冒不舒服的症状解除了,以為病好了;事实上,身体的自然防御系统模式被破坏,抵抗力就愈来愈差,下次被感染的机会就越大,病况就会愈来愈严重。

          说更清楚些,当身体在鼻腔的第一道防线被感冒药瓦解后,防线只好退守气管,气管的防线再被气管扩张剂瓦解,就再退至细支气管与肺泡、这时肺泡的微气管平滑肌全面收缩、关门,呼吸更不顺畅,气喘就是如此发生的。

          美国、加拿大的医师深知此理,所以很少开感冒药,假如患者感冒的症状真的不舒服,就建议到OTC买剂量很轻的成药,这样身体还能保有部份的防御能力。

          确实在美国有明文规定不能给六岁以下的孩子吃感冒药,我觉得我们自己也不要随便给孩子乱吃感冒药。提高孩子体抗力是最主要的。

          提高抵抗力主要还是靠日常的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多吃以下几种食物,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抵抗能力:

          1、水
          人体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不是硬梆梆的骨头,而是柔柔软软的水。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补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2、黄、绿色蔬菜
          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饮食的信条,也适合推广到幼儿身上。纤维质可预防便秘,提供肠道通畅良好的吸收环境。水果的果寡糖帮助肠道益菌生长,就像在小肠大肠铺一层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欢蔬菜,可以将它剁碎,混合谷类或肉类做成丸子、饺子或馄饨,就容易接受了。

          3、菇类
          最近二十年来,欧美和日本提倡多吃菇类,因为它能预防及改善许多心血管系统的富贵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菇类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及对抗癌症,还含有丰富维生素B群,能纾解压力,带来好心情。

          4、糙米、薏仁
          五谷类是人类的主食,在婴儿添加副食品时,首先要尝试的是米粉、麦粉。断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类。全谷类含胚芽和多醣,维生素B和E都丰富,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5、蕃茄
          蕃茄可说是活力食品,含有多种抗氧化强效因子,如蕃茄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E,可保护视力,保护细胞不受伤害,还能修补已经受损的细胞。生吃蕃茄或稍微烹煮都好,加入少量橄榄油,能溶解更多蕃茄红素,效果更佳。

          6、优酪乳
          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增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优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顾营养与改善肠道环境的饮品,很适合儿童期的需要,幼儿则要到满一岁以后才能喝。

          少吃零食,零食会让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影响身体智力发育,孩子也容易患上感冒。

          2013-06-17 17:32:06

            avatar of 小演

            小演

            历史

            如果不严重的话,还是多喝水吧,感冒一般多喝水的话,都不怎么会加重的,祝宝宝早日康复

            2013-06-17 17: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