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早教  > 我想问问大家都是怎么开发宝宝的智力

      pic of user:nobumi

      lulu.Zhou

      历史

      悬赏:20分

      回答:2

      我想问问大家都是怎么开发宝宝的智力

      专家不是说0-3岁是宝宝启蒙的最好时段吗?但是到底是怎么引导宝宝,希望大家给我一点点经验之谈,谢谢!!

        avatar of 竹雨

        竹雨

        历史

         

            这是我从书上摘抄下来了,宝宝最初的启蒙;希望能对你有用:1、运动俯卧抬胸
        婴儿的运动发育是连续性的,在他(她)能够俯卧抬头45°后,他(她)的颈部肌肉的力量逐渐增强,双臂的力量也在增强,很快地,他(她)可在俯卧时将头高高抬起,与床面呈90°角,头保持稳定。继而他(她)的前臂不仅能够支撑头部,而且能够支撑着将肩部、胸部均抬起,头部稳定并自如地向两侧张望,此时父母可用玩具在不同的地方逗引他(她)去寻找。

          翻身(仰侧)

          3个月前小儿主要是仰卧着,但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全身肌肉的活动,注意千万不要把婴儿捆成个“蜡烛包”,以免限制了婴儿的活动,要在适当保暖的情况下使婴儿能够自由地活动。在仰卧位时家长可分别在两侧用婴儿感兴趣的玩具逗引他(她),训练婴儿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每次可训练数分钟,每日训练数次。

          2、认知

          视线转移

          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他(她)的眼睛会越来越明亮,他可以一下子就注视到前面的玩具,并能灵敏地追随。此时可用两个玩具(或两人)来逗引婴儿,让婴儿先注视一个玩具(或人),然后拿出(出现)另一个玩具(或人),训练婴儿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在婴儿集中注视某一物体或人脸时,迅速移开物体或人脸,训练婴儿在注视目标消失时用视线寻找。

          触摸和抓握

          不知您是否注意过您的婴儿出生后呈拇指在手心内的握拳状。开始婴儿手的动作只是将手放进口内吸吮,以后可能将手放在眼前细看,到了3个月时可将两手握在一起放在眼前玩儿。此时婴儿的手虽不能张开,家长也要有意识地放一些玩具在他(她)手中,如花铃棒、小绒毛玩具等,让婴儿触摸,使他(她)感觉不同的物体。或者拿着婴儿的手去碰一些物体,如吃奶时把婴儿的手放在母亲乳房上或脸上,放在奶瓶上让他(她)触摸。在婴儿面前放上不倒翁、吊起一些小动物等让婴儿去碰、去摸。

          3、语言

          笑出声——发元音

          随着婴儿各种感觉器官的成熟,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多,愉快情绪也逐渐增加。首先会表现在微笑上,除了自发的微笑外,婴儿也很容易被逗笑,甚至出声地笑。此时他(她)的发音也会增多,可能有较多的自发发音,能清晰地发出一些元音,父母要在婴儿情绪愉快时多与婴儿说笑,逗引他(她)发音。可用不同的语调与婴儿说话,如亲切和蔼的声音、命令式的声音、激动的喊声等,训练婴儿分辨不同的语调,做出不同的反应。除了母亲外,家庭其他成员也要多和婴儿说笑,使他(她)感受多种的声音、语调,促进他(她)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4、生活与交往

          母—子交往

          婴儿出生后,要从生物的人变为社会的人,他(她)首先要与人交往,这种最初的交往会影响他(她)成人后的社会交往,故应重视培养婴儿最初的交往能力。婴儿交往的第一个对象是母亲,也就是说母子关系是婴儿与人交往的最根本的基础。母亲一定要注意婴儿的情绪变化,要学会辨别婴儿不同的哭声,掌握他(她)哭声的规律,以便正确满足他(她)的要求,使他(她)保持愉快的情绪。我们既不提倡婴儿一哭就去抱抱他(她),也不要对婴儿的哭置之不理,这样他(她)会有不安全感。母亲要经常地抱抱或抚摸婴儿,不要待他(她)啼哭后才去抱抱他(她),要在密切观察和精心照料下培养好最初的母子感情,这样,他(她)会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

        2006-08-18 14:39:2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avatar of 儿科专家

          儿科专家

          历史

            


            年轻妈妈们最自豪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智力发展迅速。不过,也有妈妈会苦恼自己的宝宝和别家的宝宝同龄,却没有人家聪明。是教育方式不对?还是营养跟不上呢?专家告诉我们,宝宝的智力发展和左右脑的均衡发育有着很大关系。


            医学研究发现,新生儿的脑神经细胞约为140亿,和成人的数量差不多
          ,也就是说,宝宝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成人的智力潜能,当妈妈向宝宝输入“指令”的时候,宝宝就已启动左右脑的“运作”功能了。

            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小宝宝聪明一点,会刻意去发展他的左脑功能,例如从小就不断地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等,这样的做法固然有作用,但也存在偏颇。专家认为,要想婴幼儿左右脑均衡发展,要掌握适当的时期,对宝宝的左右脑进行以下三步骤开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是保证营养,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小宝宝从出生起大脑就开始不断地需要吸收各种帮助大脑发育发展的营养元素,ARA和DHA成分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

            其次是多进行益智游戏,用游戏和玩具,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学习方法,向宝宝输送精神营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脑部潜能,升级孩子的智力。

            最后是妈妈和宝宝的积极交流,专家告诉我们,在宝宝玩游戏的同时,妈妈的参与很重要,因为妈妈的爱心和耐心能够很好地诱导宝宝投入到游戏当中,将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有机地联系起来,给予宝宝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灵沟通。

            小编特别提醒:给孩子表现潜能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成长的期盼,当看到人家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家长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这种一味埋怨孩子的做法不仅是徒劳无益的,相反会伤害孩子的幼嫩的自尊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即便是临床上认为弱智的儿童也是这样。挥出孩子的潜能,给其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每一位家长应当着力去做的事。

            留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喜好憎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或在自己阅读、游戏时,可以察觉出他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有耐性却有创意,虽不擅言词却很热心,把这些蛛丝马迹记录下来,你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趋向或者说擅长的一面,从而诱导激发他。

            制造机会

            了解孩子的性格趋向与喜好之后,别忘了给他机会多加练习。比如,人家生日时,鼓励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每周一晚上轮流朗读短文并发表心得,让孩子把当天经历的有趣的事叙述一遍或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随时给机会让孩子帮你的忙,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如洗碗、拖地、收衣服等。这样越做越熟练,越有信心,孩子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耐心等待

            既然给孩子机会,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父母一时叫不动孩子做家务事,干脆自己做;嫌孩子不会买东西,索性自己出门;认定孩子念不好书,便帮他一题题复习……久而久之,孩子生出惰性,心想反正父母一定会伸手援助,便乐得坐享其成,让自书的“天资”睡着了。所以,当父母埋怨孩子懒惰时,不妨扪心自问,是否对孩子缺少耐心,把孩子的表现机会“洗劫”一空了。

            给予鼓励

            当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口说时,应该给他肯定的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需要有一个练习的机会来酝酿信心,而后越走越顺。如果只是一味的打击、批评,孩子会害窘得抬不起头,再也不肯尝试,终其一生都要靠父母所希望的。

            而要做到以上几点,做父母的不仅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准,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任荣)


          2006-08-18 15: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