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皮肤护理  > 一月多的宝宝身上出现红点

      pic of user:liwenkuna

      liwenkuna

      历史

      悬赏:80分

      回答:5

      一月多的宝宝身上出现红点

      刚出生的时候没有 ` ` 过了一个多月 胸前出现一个小红点 `突出皮肤一点 ` `;好象越来越大 ``

        avatar of han-jian0

        han-jian0

        历史

         

        用“金银花腾”煎水给宝宝冲晾。


        痱子的临床表现



        痱子好发于头、面及躯干皮肤皱褶部(如头皮、手背、颈部、乳房、腋窝、肘窝、腰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但只要气候稍转凉爽或用适当药物治疗,则数日后症状消失,脱屑痊愈;反之,如天气持续炎热,皮损不断出现,病程可延续数周至数月。痱子起病急骤,大约有4种表现:



        1晶状粟粒疹:又称为白疹或水晶诊,好发于颈部、腋窝、腰部、躯干等部位,表现为针头样大小的水疱,壁薄微亮,无炎性红晕,易擦破,干燥后有细微的鳞屑,常见于高热且出汗量大、长期卧床和过度虚弱者。



        2红色粟粒疹:又称为红疹或红痱子,最为常见,发病急,多见于夏季,好发于手背、腋窝、肘窝、颈部、胸部、背部、乳房、臀部及婴幼儿的头、面部等,表现为针头大小密集的血疹或血疱疹,成批出现,对称分布,伴有轻度红晕,自觉轻度烧灼感及瘙痒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3脓疱性粟粒疹:又称为脓疹,多见于夏季,闷热或情绪急燥时感觉奇痒,其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性小脓疱,内部无细菌或非致病球菌,多发于四肢两侧、会阴部、头部和颈部等。



        4深部粟粒疹:汗管在真皮上层特别是表皮与真皮分界处破裂,形成与汗孔密度一致的非炎症性皮肤色水疱,无光泽,刺破后有透明的浆液溢出。



        随着天气慢慢变热,总不可避免孩子会生痱子,用痱子粉其实在不是很凉爽的情况下,一出汗还更容易堵塞毛孔,告诉各位妈咪一个特有效的小方法,用“十滴水”(药店可以买到)加入水中冲凉、洗头不需过水,基本上一次即好。若孩子小就要加少些。我女儿小时用很见效

        1、取鲜嫩黄瓜一条洗净切片,于洗澡后或睡前涂搽患处,每日两次。


        2、取芦荟叶5厘米,去刺、洗净、切开,用汁液搽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

        用霍香正气水外用(已长痱)或洗澡时加入水中(可预防)。
        *******

        一、口服:鲜藿手9克、鲜佩芝9克、野菊花9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5克、青蒿6克,加两碗水煎成一
        碗,可加白糖调味,代茶饮服。
        二、外用:(1)“六一散”(甘草1份、滑石粉6份)(2)马齿苋120克煎水外洗。如患了痱毒,可及时
        到医院就诊。给抗生素治疗,局部千万不要挤压,以免感染扩散。

        ******
        我给他用了铁路医院配的湿疹膏,没想到还很管用
        ******
        1 炉苷石洗剂外用
        2 皮肤康洗剂稀释洗澡时用

        ******
        姜汁可治小儿痱子

        生姜汁可治小儿痱子,而且效果很好。我儿子头上长的痱子,用生姜片擦一次即好。为了验证效果,后来又用生姜片擦他前胸与后背上长的痱子,竟也是一次即好,而且是几个小时之后就消退、消失(睡个午觉之后),并且患处一直未再长痱子。

        霜桑叶可治痱子

        孩子长了痱子。老人知道后从江苏老家带来一布袋霜桑叶,说给孩子洗澡,并让我用200克干桑叶、200克绿豆和50克炉甘石共研成粉末。每晚用桑叶熬水洗澡后就涂上一层自制的“痱子粉”。没想到还灵验,只用了四五个晚上,楼里试用的几个孩子都治好了。据母亲说,霜桑叶必须是霜降后采摘或霜打落地的,晾干,用布袋子挂在通风处备用。鲜桑叶也可以,但效果稍差些。

        *******

        治痱子一法

        此方法是:长痱子处用清水洗净,用“郁美净儿童霜”(天津日化厂生产的)擦在长痱子处,每日最少2次。有两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复。

        藿香正气胶囊消痱子

        前些日子,宝宝突然全身起了很多痱子,痛疼难忍。我们给他吃了藿香正气胶囊,第二天痱子就全消失了,至今再没生痱子。

        马齿苋治痱子

        前不久,我邻居家女儿后背起了一层痱子,听老人讲,马齿苋能治。于是,我邻居就到野地里采来一把,将其煮水,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开始消退,擦过三遍,痱子消失。马齿苋,叶呈扁椭圆形,紫梗,路边。草地均可找到。

        擦西瓜皮治痱子

        连续高温,会使很多人尤其孩子的身上长痒子,又痒又痛,很不舒服。可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处,每次擦至微红,一天擦两三次,第二天就见效(不痒了),两天后可结痂。

        生黄瓜汁治痱子

        夏天人体由于出汗,有时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很多小红疹,很痒,也就是痱子。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
        *******

        用 痱子粉好吗?

        1、有些宝宝对痱子粉会敏感,尤其是使用时会弄得空气中都弥漫着粉末,令大人呼吸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宝宝呢?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呼吸困难。

        2、婴幼儿嗅觉的感受与大人不一样,不见得喜欢接受痱子粉的香味。

        3、痱子粉和汗水混合后会结成块状颗粒,在宝宝幼嫩的皮肤上不断摩擦,反而容易损伤皮肤。

        4、婴幼儿的皮肤细嫩且穿透性强,皮肤上的物质容易被吸收进入体内,故使用直接涂抹的外用物品要特别注意其品质及含量。

        至于掺有中药的痱子粉,因其成分目前并不明了,也没有做过科学化的检验或分析,贸然给婴幼儿使用,虽然或可使宝宝的皮肤干燥些,但可能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影响,所以要谨慎使用。
        ********



        2治疗痱子的药物



        由于痱子主要表现在体表,因此治疗以外用药涂敷和撒布为主。《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局部刺激和保护药物有薄荷脑,收敛药物有氧化锌、炉甘石洗剂等。



        21西药非处方药:局部可用痱子粉或痱子水(分为成人用和婴儿用两种)外扑;可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洗剂涂敷,1日2次~3次。脓痱则以2%鱼石脂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2次~3次。



        22中成药非处方药:常用六一散冲水替代茶饮,或用水调成糊状涂敷;可选用冰霜痱子粉除湿止痒,再以温水将汗处洗净,扑擦患处。



        23处方药:对感染较重的脓痱,为控制感染可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罗红霉素、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可局部涂敷莫匹罗星软膏。



        24其它:民间方法有,将新鲜的黄瓜切片,轻轻擦拭患处,1日3次~4次;取大黄10g、冰片3g加入75%酒精100ml中,涂敷患处。一旦形成脓痱,则可用蒲公英50g、地丁50g煎汤500ml外洗,1日2次。



        3药物的作用评价



        31薄荷脑:薄荷脑能刺激人体皮肤或粘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感,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但实际上皮肤温度仍保持正常),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等。可局部用于止痛、止痒、及治疗痱子和蚊虫叮咬,使用后皮肤有清凉感,十分舒服。制剂有抗痒搽剂、痱子粉、清凉油。



        32氧化锌(亚铅华、锌白):对皮肤有收敛和保护作用,并有吸附及干燥的功能。通过毛囊吸收到细胞核内,被细胞摄取后可促进核酸和核蛋白质的形成,促进人体组织的修复和创面的愈合。常与硼酸、滑石粉等配合成撒布剂、混悬剂或软膏剂,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痱子及皮肤溃疡等的治疗,为痱子粉的主要成分。外扑于患部,1日4次;或配制成洗剂,涂敷皮肤,1日3次。



        33炉甘石洗剂:有吸附及干燥的功能,具有保护皮肤和轻度收敛作用,能中和皮肤酸性分泌物,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痒。适用于治疗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痱子、荨麻疹、湿疹和皮炎等。一般无不良反应,外涂敷于患处,1日2次~3次。



        4药物的应用原则和痱子的预防



        41薄荷脑的刺激性较大,不可用于破溃或有渗出液的皮肤。



        42年幼、年老或体弱患者应慎用,并观察用药后有无皮疹、荨麻疹、颜面水肿、口唇水肿等过敏反应发生。应放置于婴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



        43痱子的预防至关重要。炎热夏季每日应用温水洗澡数次,以散热,浴后擦干,对老年人、产妇、爱哭闹的婴幼儿童、长期卧床者、高热出汗者更应如此。浴后常用痱子粉外扑,或在温水浴中添加几滴十滴水,有明显的止痒效果。



        44室内宜通风,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室内温、湿度,以减少出汗。衣着宜宽大,并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以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



        45保持心情平静,不宜招惹婴幼儿童起急。起了痱子千万不要抓挠。



        46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热的饭菜。热天多饮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若小儿因缺钙引起的多汗,可适当补充钙剂。



        47禁饮酒和食用辛辣食物。



        48对婴幼儿童,如头皮、前额、头、颈部发现有化脓性汗腺炎(痱疖),外观为圆形的柔软的结节状,如蚕豆或栗子大小,疼痛明显者应及时就医,其为葡萄球菌侵入汗腺管引起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





        ⑴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环境凉爽,可以使用空调,以减少出汗和出汗后汗液能够很快蒸发.
        ⑵夏天要把孩子头发理短,必要时剃光,衣服要清洁、柔软、宽松,最好用吸水强的棉织品,要勤换。
        ⑶勤洗温水澡,洗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有利于汗液排出,洗完澡后要立即揩干,揩干后扑痱子粉,痱子粉可以吸去汗液,保持皮肤干燥。天热大汗之后不宜马上用冷水冲洗,因为突然的冷刺激,可使汗腺孔收缩,汗液不能排出,反而容易发生痱子。
        ⑷小婴儿注意要勤翻身,不要长时间抱在怀里,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受热出汗,而且汗液不易蒸发而长痱子。
        ⑸已长了痱子的小儿,注意不要搔抓,洗澡忌用碱性肥皂,可以使用含薄荷、冰片的痱子粉,有清凉、止痒作用,在洗澡水中加入花露水,对痱子也有一定防治作用。
        ⑹长脓痱子,应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局部可以用黄连扑粉。

        小儿痱子防治方法:

        (1)苦瓜切开洗净,用苦瓜涂擦皮肤患处,每日3次,几日后便可见效。
        (2)取熟透了的苦瓜一根,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药硼砂50克,硼砂溶化后会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擦痱子,疗效极佳。
        (3)取丝瓜鲜叶500克,捣烂置盆中,冲入温水5公斤左右,再加入食盐5克.调匀洗患,每次20分钟,每日1次,一般连洗3一5日,痱子即可消失。
        (4)鲜黄瓜1条,洗净切片,用黄瓜片涂擦患处,每日洗澡后及临睡前涂镇.5天可见效。
        (5)在洗澡水中倒上几滴风油精,洗澡时立即使人感到凉爽舒适,这样洗几次后就会使痱子渐渐退去。
        (6)蕾香正气水5毫升,用半盆水稀释后给小儿洗澡,洗后再用温水冲洗一遍,每天1 -2次,有良好的预防小儿生痱子效果.
        (7)将十滴水3 -4瓶加入浴水内,入浴浸泡巧分钟,浴后双目明清,体表爽凉,可治瘁子。或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水后,将十滴水轻轻反复涂搽患处,每日1 -2次,1-2天可痊愈。
        (8)夏季婴幼儿洗澡时,取六神丸5一10粒,研细,加入浴水中,对痱子有预防作用;加10粒对于已起痱子者有治疗作用,也可溶解后湿敷患处.
        (9)浴水中,成人加入人丹30粒,小孩放巧粒,充分搅匀,溶开后洗澡,采用泡浴法,洗后感觉皮肤凉爽,具有明显效果。
        (10)将食盐适量放锅内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备用;取适量焦食盐置于盆内,加适量温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净手巾放入盆中蘸湿,然后略拧,热敷于患处(其温热程度以小儿乐于接受为宜),1日数次,2~3日即愈。



        1. 将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内,冲入200毫升开水,在小火上煮5~6分钟.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擦患处.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温一下,再重新擦洗患处,经这样处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2. 用黄瓜切断面,或用捣烂的丝瓜叶涂擦痱子,每天2~3次,几天后可见效.
        3.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扑擦痱子.
        4. 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马齿苋200克煎水外洗.
        5.十滴水治痱子
        用法如下;先用温于水患处皮肤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净,然后,挤出数滴十滴水涂于患处,让其自然风干。涂药处的皮肤略有灼热杀痛感,几分钟以后就不那么样,不那么痛了。每日涂抹,两三次即可。两三天就能消炎、消肿、止痒。较为严重者可延长用药。婴幼儿皮肤细嫩,不宜直接擦涂,可将十滴水与温开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后再用。每天擦涂次数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挠而感染,用棉花棒擦涂为宜另外,也可用洗浴方法防治。方法是每次给小孩洗澡时在温水里加入适量的十滴水(如半小瓶),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以保持药力。
        6.生姜汁可治小儿痱子
        用生姜擦头皮可促进小儿头发生长,在擦用中发现生汁可治小儿痱子,而且效果很好。头上长的痱子,用生姜片擦一次即好,用生姜片擦他前胸与后背上长的痱子,也是一次即好,而且是几个小时之后就消退、消失(睡个午觉之后),并且患处一直未再长痱子。
        7.200克干桑叶、200克绿豆和50克炉甘石共研成粉末。每晚用桑叶熬水洗澡后就涂上一层自制的“痱子粉”。霜桑叶必须是霜降后采摘或霜打落地的,晾干,用布袋子挂在通风处备用。鲜桑叶也可以,但效果稍差些。
        8.长痱子处用清水洗净,用“郁美净儿童霜”(天津日化厂生产的)擦在长痱子处,每日最少2次。有两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复。
        9.吃藿香正气胶囊,第二天痱子就全消失了,至今再没生痱子。
        10. 将其煮水,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开始消退,擦过三遍,痱子消失。马齿苋,叶呈扁椭圆形,紫梗,路边。草地均可找到。
        11.擦西瓜皮治痱子.可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处,每次擦至微红,一天擦两三次,第二天就见效(不痒了),两天后可结痂。
        12.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
        13.用六一散冲在澡盆里,与宝宝金水一样的用法。但是注意,每次只要一样,不要宝宝金水与六一散混用。

        14.饮食对于防治痱子非常重要。下面介绍几种是治疗法:
        1)、冬瓜60克,加水煎汤饮用,每天一剂,连服7~8天。
        2)、绿豆适量,鲜荷叶一张,加水煎服。
        3)、冬瓜、海带、绿豆适量共煎汤,加白糖少许,连服7~10天。
        4)、马齿苋、丝瓜各20克,煎水服。
        5)、乌梅5~6枚洗净,煎煮30分钟后投入金银花6克同煎20分钟,取汁去渣加白糖凉后饮用。

        另外还有一些偏方可以用来预防痱子,在平时的饮食中稍加注意就可以了。
        1、夏日里盛产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西瓜皮是中药,叫“西瓜翠衣”。将西瓜皮洗净切片熬汤,或制作菜肴,长期食用,对预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2、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苦瓜能增进食欲,清热解暑,多吃苦瓜还能预防痱子的发生。

        3、有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如果从入夏开始服用,小儿很少有发生痱子的。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汤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长痱子的宝宝在护理时需注意:
          1、孩子的居室要保证通风凉爽,天热时不要在太阳下玩耍。
          2、平时应注意勤洗温水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每天给孩子用婴儿沐浴露洗1-2次温水澡,洗澡时可在水中加入几滴花露水(但应避免进入眼睛),洗完澡后可以抹一些痱子粉,但应及时佛去余粉,过多痱子粉反易堵塞毛孔,引起痱子加重。千万不要抹油膏,以免影响透气。
          3、勤换衣服,衣服要宽大、柔软、吸汗的全棉制衣。
          4、头发尽量剪的短些。
          5、孩子长痱子时应先止痒,轻者可在洗浴后轻扑痱子粉,重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擦皮疹,同时口服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露。如伴有化脓情况,则应上医院就诊。

        2008-06-23 21:12:0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uer231

          suer231

          历史

          要注意是不是湿疹了,我的宝宝也是湿疹,已经反复许多次了。其实得湿疹的孩子不少,一定要护理好了,否则孩子很受罪的。刚开始我没太在意,后来给孩子抹了点药湿疹好多了,才发现孩子不象以前那么闹了,这才明白自己的孩子总是闹不能怪孩子,是自己这个妈妈当得不合格,心疼死了。我在我们这里的儿童医院开的湿疹膏,看了一下医学名称是复方氯霉素乳膏,如果方便你们可以去当地的儿童医院开点治湿疹的膏。但是是药三分毒,还是预防为主。湿疹湿疹,自然是要让孩子保持身体干爽啊。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2)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

          2008-06-22 15:59:17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是不是血管瘤啊?去医院好好查查!!!如果在长大一定要看医生!!

            血管瘤是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三個月至六個月內出現,常發生於頭、臉及頸部,影響寶寶外觀,造成爸媽的擔心。父母的耐心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時不必治療就可痊癒;但具有危險性的血管瘤,如長在眼睛、咽喉、肢體末端,則需特別留意。
            一些新生兒出生後,皮膚會出現鮮紅色的印記,有人說它是「床母」留下的記號,也有人說那是「胎記」,但這其實是幼兒身上常見的「血管瘤」。血管瘤並非一定在出生時就被發現。約有一半的血管瘤是在出生一週或一歲時才出現。血管瘤可長在身上任何部位,於皮膚表面最常見,其中約有一半的血管瘤發生在頭、臉、頸部,最易造成外觀上的困擾。至於發生的原因,並不太清楚,只知是胚胎期發育不正常的結果。
            常發生於頭、臉及頸部
            血管瘤因長在不同的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狀,較常發生於頭、臉及頸部,影響寶寶外觀,造成爸媽對寶寶外觀上的擔心與困擾,寶寶長大後會影響人際關係及自信心。
            有少數長在眼臉、鼻子及嘴巴周圍甚至口腔內的血管瘤,則有可能造成寶寶視力、呼吸和吸吮等功能的障礙,若長在肛門會影響排便,一旦表皮潰爛易引起細菌感染,癒合之後比較易留疤痕,尤以發生在鼻、耳、唇的血管瘤,潰爛以後會造成組織變型,要特別注意。
            除此之外,潰爛之後,有時會流血不停,雖然機會不大,但流血之時,易引起家長焦慮恐慌,所以仍需適當給予止血。除了皮膚外,另外在身體組織如肌肉及內臟等,也可能發生血管瘤。罹患肝臟、腎臟血管瘤,會使靜脈回到心臟的血流量大,導致心臟衰竭或引起血小板過低。海綿竇血管瘤長在腦內,最常見的症狀為癲癇、頭痛,如破裂出血量多會產生神經障礙,留下後遺症。
            血管瘤的三種分類
            血管瘤的病灶大小,可以小如米粒大,也可大至覆蓋半個臉部或四肢。臨床上,它可以是凸起的腫瘤,狀如草莓,也有些深入真皮或脂肪層,觸之如麵團、海綿,具有壓縮性的皮下腫瘤,也可以是表面平整呈一片紅斑塊。一般依其形狀及臨床演變過程,將血管瘤分成三種主要類型:草莓樣血管瘤、葡萄酒色斑和海棉狀血管瘤。
            (一)草莓型血管瘤
            草莓型血管瘤依其發展變化,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1.增生期:血管瘤是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三個月至六個月內出現。增生速度在前幾個星期特別快速,往往比嬰兒生長速度快,通常會持續增生達三至六個月。
            2.穩定期:到一歲左右就比較不會再膨脹,至於其大小則因人而異,有的會大到25公分亦不足為奇。
            3.消退期:血管瘤顏色變淺,形狀變小變平。大多恢復正常,但也有少數患者會留下疤痕,尤其是有潰瘍產生的,易留下疤痕。
            草莓型血管瘤約有50%在五歲以前完全消退,70%會在七歲以前消退,只有少數持續退化到十~十二歲時尚有殘存,以部位來說,長在鼻子、耳朵、嘴唇三處的草莓狀血管瘤,最不容易完全消褪。
            (二)酒色斑血管瘤
            酒色斑血管瘤又稱燄色痣,是真皮內成群成熟的微血管異常擴張造成,一千名嬰兒中約有五位會出現酒色斑。皮膚病灶呈現葡萄酒樣紅色斑塊,通常出生就被發現於臉部、頸部或四肢,這種酒色斑幾乎不會隨年齡增長而退色或消失。
            此紅色斑塊雖不像草莓樣血管瘤,在初期會凸出表面或增大,但是有極少數的酒色斑卻會併發其他神經或結締組織的病變,例如:長在四肢的酒色斑,有些會併發肢體內大血管的異常發育,引起單側肢體肥厚;長在背部的酒色斑,長大後有可能在脊髓內發育或血管瘤壓迫神經,引起肢體麻痺;而長在臉上,尤其是眼神經支的酒色斑,在腦內也可能有血管瘤,會有痙攣、視覺障礙、青光眼或智商不足現象。
            所以建議這些嬰兒應及早請教醫師,接受詳細理學檢查,瞭解以後應注意事項,儘早發現這些可能性,儘早治療。
            (三)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是較少見的血管瘤,由皮下海綿狀成團血管增生而成,皮膚呈膚色或藍紫色隆起,有時上方或伴有草莓樣血管瘤。其生長與退化過程和草莓樣血管瘤類似,但退縮後較易在皮膚上形成柔軟袋狀物,此疤痕可於長大後考慮接受整形手術。
            具有危險性的血管瘤需留意
            此外,家長也應注意以下事項:
            1.要父母親等待草莓狀血管瘤自行退化需極大耐心,但只要與醫師密切配合,並注意是否有潰爛、流血、細菌感染等併發症,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治療,預後通常相當不錯。
            2.具有危險性的血管瘤,需特別留意,例如長在眼睛、咽喉、肢體末端的血管瘤,或長在較敏感區域如:鼻、唇、耳朵,以及大型軀幹部位的血管瘤。
            3.可能的併發症包含六種:
            a.流血。
            b.破皮潰瘍,常在生長快速的病灶與尿布區可以發現。
            c.感染。
            d.殘餘病灶可有血管擴張斑痕、皮膚萎縮及低色素斑。?
            e.視覺或聽覺障礙。
            f.呼吸阻塞。
            g.骨骼變形。
            h.外觀心理障礙。
            i.嚴重者會有心臟衰竭甚至出血休克。
            4.脈衝式染料雷射對酒色斑雖有很好的療效,但亦需經過多次的治療,才能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新生兒的皮膚紅色胎記,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相關的診斷與治療,家長應與有經驗的醫師攜手合作,使患者除了避免機能上的障礙,亦同時免除心理上的負擔。

            2008-06-22 15:59:21

              avatar of maunpeter

              maunpeter

              历史

              老大,孩子身上的疙瘩,红点等之类的东西,你要慎重啊.有些东西是一些病症的表现,有些没什么大关系,但是,我们非专业人士一般看不出来.建议,立刻去找大夫!

              2008-06-22 16:52:14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本病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

                临床表现及分型

                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病理诊断

                1、鲜红斑痣:组织病理示真皮上、中部群集的、扩张的毛细血管及成熟的内皮细胞,但无内皮细胞增生。

                2、毛细血管瘤:可见增生的毛细血管及大而多层的内皮细胞,在某些明显增生区域内,管腔小而不清楚,以后发生纤维化。

                3、海绵状血管瘤:见广泛扩张的壁薄、大而不规则的血管腔,甚似静脉窦,内皮细胞很少增生,其外膜增厚,形成纤维性厚壁。


                海绵状血管瘤(Hemangioma Cavernosum)

                概述

                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骨骼特别是下颌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严重出血甚或致命的报道。



                以往文献把海绵状血管瘤列入血管瘤,Mulliken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而血管畸形又分为低流速血管畸形和高流速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即属于低流速血管畸形中的静脉畸形。

                临床表现

                位置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膨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现蓝色或浅紫色,曲张盘旋的血管隐约可见。海绵状血管瘤位置较深而不波及皮肤者,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见于粘膜下层,粘膜表面呈暗蓝色改变。肿物有压缩性,其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触诊检查有似蠕虫盘绕聚集之感,或可扪出颗粒状静脉石存在,X线照片也可显现静脉石,此乃血栓机化钙盐沉着而形成。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四肢、躯干次之。除常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外,偶见于粘膜下,也可发生在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内。多在出生时即已发现,或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年月。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易被误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累及骨髓腔者,X片中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后的多腔空泡样征象。上、下颌骨的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虽不高,但应予重视,有时因拔除一个松动的牙齿可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当血管瘤受外界刺激时,可引起血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患者自觉皮肤发热、肿胀、疼痛,或在病灶表面发生破溃。有血栓或静脉石形成时,也可出现局部疼痛,疼痛往往为一过性,短则一天,长则数周,以后自行缓解。在受外伤或表面破溃感染时,可引起出血危险。多数海绵状血管瘤是局限性的,少数弥漫地累及大片组织,如四肢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瘤治疗中的难点。

                成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较为明确,可在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发现,多数表现为较稳定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关于海绵状血管瘤的本质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的研究日益倾向于其性质为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因此,畸形的血管结构与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可以解释包括浸润骨骼在内的许多现象。但这一结论与许多传统观察不一致,因此尚未在不同学科间达成共识。

                相比较而言,婴幼儿的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复杂,有些在出生后短期内迅速生长,并对激素治疗有效,还有自然消退的病例;有些则在出生后即发现,并较稳定地持续到成年,即使早期进行激素治疗也无效。因此,以形态学为分类标准,可能难以解释海绵状血管瘤的这些不同的特性,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中存在部分病例,其性质属于血管畸形,而其他属于皮肤深部的血管瘤。

                在婴幼儿血管瘤中,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是仅次于草莓状血管瘤的常见类型,也被称为混合型血管瘤。一般认为这是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往往出生时即已发现,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快速生长;有时是先表现为草莓状血管瘤,以后较快地扩展为真皮深层或皮下肿块,有的则反之。其中有少数生长特别迅速,易于侵入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破坏容貌、影响进食与呼吸,或器官移位、阻塞甚至损坏等严重后果,称为婴幼儿致命性血管瘤或重症血管瘤。对混合型血管瘤的病理观察证实,所谓的两种血管成分十分难以区分,而以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为主。其自然病程也与草莓状血管瘤相似,有自然消退的倾向,对激素治疗有效,消退的结果有时是不完全的,代之以脂肪和纤维组织。

                与海绵状血管瘤相关的综合征,除了上面提及的相对常见的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及Parkes-Weber综合征外,还有两种罕见的综合征可伴发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

                一种是Maffucci综合征,这是累及软骨和血管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往往表现为多发性的海绵状血管瘤伴发一侧肢体末端,如指(趾)骨和掌(跖)骨的骨软骨瘤。Jaffe的统计表明,此类患者中,50%的骨软骨瘤将发展为软骨肉瘤。

                另一种为蓝色橡皮奶头样痣(Blue ubber-bleb Nevus)。这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肠血管瘤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儿出生时即有海绵状血管瘤,以后增大、增多为橡皮奶头样中间凸起的独特形态,中心为深蓝色,质软,一般仅为针头或小米大,但最大的可达到3cm以上。体表的这种血疱少可单发,多则达数百个,有时胃肠道尤其是小肠内可广泛累及,破裂时则引起黑便与贫血,甚至还累及肝、脾、胸膜等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历史及临床特征,通常不难诊断:(1)出生时即出现,病情随年龄而增长。(2)隆起或稍隆起皮肤表面,呈蓝色或紫红色;压之可缩小,去压后恢复原状。(3)无自觉症状,好发于颜面、颈及头部。(4)组织病理可见大片相互吻合,大小不一的微小静脉构成的薄壁血腔,有时可见血栓形成、机化和钙化现象。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增殖。

                治疗方法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包括内脏,兼有扩张性及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既能毁容又可造成器官的功能障碍,治疗上不能等待,应尽早采用各种方法积极进行治疗。

                A.硬化剂局部注射。常用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脲素、平阳霉素等化疗药物,及高渗氯化钠 、中药制剂等,均有相似结果。该治疗操作简易,设备要求低,故应用十分广泛。硬化治疗需要耐心的观察和长期的坚持,难以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持久的效果,甚至有可能持续终身。对于十分表浅的病灶尤应注意,如注射量过大,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坏死及瘢痕形成。硬化剂注入瘤体后,诱发血管内膜炎症,促使管腔闭塞,瘤体缩小或消退。常用于中、小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硬化剂应直接注入瘤体内或其基底,不可过浅以免表面皮肤坏死,也不可误入邻近肌肉组织以致肌肉萎缩、僵硬,使其功能受到影响。

                B.铜针留置 铜针置入瘤体后,电荷的作用使血液中的固体成分凝集于铜针四周诱发血栓形成,闭塞血管瘤内血窦和与之相通的血管,瘤体消退。铜针留置法安全、创伤小,费用低廉,对有多条较大血管与之相通的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难度大,效果差,采用铜针留置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C.激光治疗 由于激光穿透深度有限,对位置较表浅、交通支少者疗效较好,而对位置较深,有广泛交通支者疗效较差。治疗时要配用冷却头。

                D.手术治疗 对于局限性的血管瘤可以安全切除,效果也理想。较大或估计较深的血管瘤,如经术前静脉造影、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充分了解病灶的分布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准确估算失血量并确定补充方法后,手术根治有时也是有可能的。对一些范围很大、部位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考虑部分或大部分切除,待术后再结合其他治疗,有时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创面可以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体位或压缩试验明显的病例,提示血窦的直径较大,尤其是病灶面积大而深在的颌面部病例,单纯切除可能导致大出血,故在术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如铜针治疗等,使病灶内血液凝固后,再行手术治疗。为减少术中出血,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巨大范围广泛者可先行硬化剂注射或铜针留置等非手术方法使瘤体缩小后再行手术。

                E.其它 对于有些稳定,而且症状及对外观的影响都不显著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以随访不予治疗。广泛累及肢体的海绵状血管瘤,往往通过局部的反复切除而难以有所改善,甚至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后,周围畸形血管网代偿扩张的现象可能反复发生。对此类病例,可姑息地采用压迫疗法,即用弹力绷带长期包扎压迫,从足部到大腿根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进一步扩张并减轻症状。

                预后

                海绵状血管瘤既存在美容问题,位于眼睑、口唇、舌、鼻咽等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还会导致相应的视力、语言、吞咽、呼吸等功能障碍。外伤或继发感染使海绵状血管瘤破溃时有引发严重出血的危险。少数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恶性变,继发为血管肉瘤。因此,对海绵状血管瘤应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中药

                唐英用消瘤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7例。紫丹参30g,莪术12g,当归尾10g,炮山甲12g,藏红花10g,制香附10g,乳香、没药各10g,石见穿3Og,白花蛇舌草30g,淡子芩10g。据气虚、纳呆、痰浊之偏重加减。每日1剂煎服,同时吞服水蛭胶囊2粒,早晚各1次。 结里痊愈有效率82.4 %。

                2008-06-22 18: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