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早教  > 關于早教的問題

      pic of user:hxtxliuyang

      hxtxliuyang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3

      關于早教的問題

      我家寶貝1歲5個月,我感覺她在語言方面比較敏感,所以想在語言方面給他一些安排。有的說學英語越早越好,想請教一下究竟什么時候學習比較合適?
      還有如果孩子學舞蹈。樂器這些又什么時候比較合適呢。當然學習這些并不是要孩子走藝朮這條路,只是先作為一個興趣愛好。
      這個媽媽有點心厚哈,什么都想讓孩子學,呵呵!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从宝宝降生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了“父母”,但在养育宝宝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还仅仅是一个初生的“婴儿”,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太多的困惑,太多的疑虑,太多的误区,太多的不知所措……很多时候,宝宝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问题,而我们却常常对此浑然不觉。因此,要扮演好“父母”这个角色,我们一样需要学习,需要改变一些我们自以为是的观念,或者一些因为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原因而长期沿袭的错误观念与做法,和宝宝一同成长.
        “早教”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到底要不要“教”?“教”什么?“教”的重心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父母,并因此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论与误解。而各种各样来自专家来自父母的论点更是让这个问题突显出来,变得更加尖锐,也更加莫衷一是。困惑的父母们左摇摇,右摆摆,生怕左一点带给宝宝太多的压力,右一点又贻误了宝宝的发展,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关于早教,最常见的观点可能有以下几种:

        观点1:早教会带来很多问题,不如让宝宝自由成长

        有的父母可能对“早教”没什么兴趣,觉得教给孩子太多的东西无异于剥夺了他的快乐童年。况且,教孩子东西多了,无形中就会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占用宝宝太多的时间,妨碍他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他懂得多了,将来上学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诸如不听课,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而骄傲自满,而且过早教给孩子一些东西会限制他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等等。与其因为“早教”带来如此多的问题,不如放弃“早教”,让孩子自然成长更好。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对我们进行所谓的“早教”,不一样成人成才吗?这就是“早教”没有必要最有力的佐证。

        观点2:“早教”越早开始越好,教得越多越好,这样宝宝就会越聪明

        孩子教不教差距很大,教得越多,孩子懂得越多,对他的发展自然也越有利。从宝宝出生那天起,就应该不停地通过各种方式将他所见到的一切讲给他听,尤其要尽早教他识字、读书、画画、弹琴等等。“早教”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之一

        观点3:“早教”虽好,但是还得看宝宝愿不愿意接受。如果宝宝不愿意接受,“早教”就是空谈,惟有放弃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学那,有的父母也会依葫芦画瓢教宝宝这个那个,但是宝宝一点都学不进去,看他这样,父母只有干着急,但又无可奈何。虽然也知道“早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好的影响,但实在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对孩子进行“早教

        正如上面这些观点反映的那样,一谈到“早教”,很多父母可能都会首先想到一个“教”字,并将这个“教”字与“灌输”二字等同起来,与识字,阅读,学习各种技能联系起来,于是,“教”与“不教”两种声音都会很嘹亮很针锋相对地响起来。在我经历的多次咨询活动中,很多父母为了这两种论点打得不可开交,于是所有的矛盾冲突也都围绕这个“教”字一再升级。之所以有这些矛盾冲突,关键起因于很多父母对“早教”二字的理解有失偏颇,正如前面三位父母有关“早教”的论点,听起来谁都有些道理,但是又都有些失于偏颇。“早教”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早教”毫无疑问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是必需的一种来自心灵的重要营养素,不存在“教”与“不教”之争,惟一值得重视的是要正确理解“早教”的真正含义,采取最合适的“早教”方式给予宝宝最适合的“早教”内容。

        首先,“早教”的重心不在一个“教”字,它最首要的任务是为宝宝打造一个能够给予他来自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冷热觉等多种感觉刺激的环境,进而培养宝宝学习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周围人文与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给宝宝灌输各种知识或者培养某项技能。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通过早期教育将宝宝变成超常儿童,让宝宝方方面面都能强出别的宝宝一大截。但是,超常儿童不是可以这样培养出来。宝宝在每个阶段应当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都有他自身的特点,不可能依照父母一厢情愿的思维模式来发展。父母更不可能通过某种手段来设计宝宝,把自己的期望与想法强加在宝宝身上,让他超前去实现父母的梦想与愿望。给宝宝“灌输”各种知识与技能的“教”,和漠视宝宝的需求,全面放羊的“不教”都会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次,“早教”是宝宝必不可少的功课。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发现,人脑细胞具有异乎寻常的增生能力。如果环境刺激贫乏,大脑的许多细胞就会发育废止,不再生长。如果环境刺激丰富,神经细胞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并获得更显著的发展。宝宝的大脑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刺激的多寡发生着令人惊诧的变化。神经系统的建构方式及分化需要依赖儿童早期成长的环境刺激,即那些来自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平衡的、运动的、言语的;来自形状的、颜色的、符号的、声音的全方位的刺激等等。环境刺激仿佛一只无形的手、一位潜在的设计师,用它的丰富多彩塑造着人类大脑的微观结构,特别是树突分枝和突触传导通路的建立。儿童早期发展关键期的本质是脑处在突发生长期,大脑的各个功能区正处在建构与分化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敏感时期,而脑的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如视觉处理系统、听觉处理系统、言语处理系统、运动处理系统等等,它们在功能上的复杂程度以及结构特征与婴幼儿早期发展环境刺激的复杂性紧密相关。人脑的微观结构,不是生来就定型的,而是在早期接受各种刺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良好的环境与教育刺激,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大脑微观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

        再次,早教要尊重宝宝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从宝宝出生那天起,他就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运动器官,不断地在看、在听、在说、在闻、在触摸,不断的在运动、在探索、在模仿、在思索,就像一块海绵,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饥似渴地吸收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内化成滋养他心灵和行为的养分,帮助他更快地成长起来,也让他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得以分化和建构起来。从这一点来说,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只是他的“学习”模式与我们成人相去甚远。因此,父母有责任尊重宝宝“学习”的特点,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不应该以“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由发展”为借口,变相地剥夺宝宝学习的权力,也不应该不顾宝宝的发育特点以及个性特点盲目地向宝宝施加不切实际的影响。如果顺应宝宝的需求,尊重宝宝的发育特点,合适的“早教”会促进宝宝的发展,而不会限制他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或者造成其他的不良影响。

        第四,早教需要根据宝贝的特点给予他最合适的教育。最适合宝宝的教育应该以宝宝为本,尊重宝宝心理生理发育特点以及个性特点,跟随宝宝的眼睛与手指,按照他的需求,为他提供探索周围环境的便利条件,全面满足他的好奇心,并且在合适的时候为宝宝施以援手,引导并帮助他更好地去发展他的探索能力,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早教”并非一味地向孩子灌输各种所谓的知识,而是一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帮助宝宝全面发展的事业。任何形式的“教”其实都应该把功利心抛在一边,将教育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有意无意中一点点渗透,从而不着痕迹地全方位地影响宝宝。只有抱着一颗不问收获的心,父母才能冷静地看待宝宝的“早教”问题,在施行“早教”的过程中不给宝宝施加任何压力,而仅仅给宝宝一些必要的引导,从而真正实现“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由发展”的目标,让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

        2008-08-17 14:29:3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謝謝大家,但是只能選一個最佳答案,我就點兵點蔣點了一個。

          avatar of 可爱乔乔

          可爱乔乔

          历史

          现在一说起早期教育很多家长想的都是尽早送孩子去早教班,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更有甚者恨不得让才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提前学起小学课程。

          其实我所理解的早期教育并不应该仅仅是教孩子多认识几个字,多背几个单词,或是多弹几首曲子,多画几张画儿,这仅仅是早期教育的一小部分。早期教育是指人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的教育,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有能力教育、思想教育。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活、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往往是在婴幼儿时期奠定的,俗语不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吗?这话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所在,从小培养一种好品德、好习惯比等孩子长大了再去改正他的恶习要简单容易得多。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做家长的不仅要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性格等等,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温暖而又轻松的成长环境,这一切不是仅仅通过各种早教班所能学到的。

          并且在我的观点里任何早教班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爸爸妈妈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的作用,因为爸爸妈妈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久的人,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特点的人,与其带着小小年纪的孩子奔波于各种早教班,莫不如家长自己多看些关于早教方面知识的书籍,一边学一边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特别是做妈妈的,大多数孩子小时候都是非常依恋妈妈,妈妈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眼中都是标准、是榜样,妈妈的心态、妈妈的观念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所以,让我们自己担起责任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多与孩子说话,多与孩子做游戏,从而真正了解孩子内心所思所想所需,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任老师。

          2008-08-15 16:53:06

            avatar of 小可乐

            小可乐

            历史

            英语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学习,只要家长在平时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宝宝自然会去模仿的,即便现在系统学习了,3岁后她也会自然忘记的。
            音乐方面多听或父母教孩子一些儿童歌曲就可以,孩子是有变声期的,如果现在学习一些发声技巧会严重影响孩子今后的声音质量。多玩一些打击乐,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如果孩子对某种乐器感兴趣,多看一些这种乐器的音乐会,2岁后可以系统学习。不要强迫孩子学大人希望学习而孩子不喜欢的乐器。
            舞蹈方面既然不打算走专业,学一些国标、拉丁就可以,着重培养孩子的形体和气质。
            美术方面也没有必要系统学习,多鼓励孩子将自己所想的东西画下来,不要限制形式和色彩,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2008-08-17 0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