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早教  > 请教关于宝宝抱与不抱的问题

      pic of user:lan1123

      lan1123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3

      请教关于宝宝抱与不抱的问题

      请教各位:
      我家宝宝六十多天,最近每天晚上睡觉都很迟,睡前总是要闹,边吃边哭就是没办法好好入睡也没办法好好吃,经常都闹到两三点。反复折腾,抱在手里带她走动就停止哭闹,一坐下来就不行,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原本我是考虑是不是白天睡多了,所以晚上闹,后来发现是不论白天是否有好的睡眠情况都一样。我现在怕给她形成这样的习惯,如果每天都要这样抱着哄我认为实在不是好习惯,不知道各位妈妈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另外,请教一下,我看过有关资料,大意是讲小宝宝三个月前最好常躺着,有利于宝宝的脊椎发育,并且一周岁前也不要总是抱着宝宝,躺与抱要相互结合,在床上不论是她现在只会踢腿或是之后开始会爬行都是对她的一种锻炼,也提及不能让宝宝太早学坐太早学走,以防脊椎侧弯或者腿变形。 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家庭成员比较矛盾的一个问题,不知道各位有何见解!谢谢大家!

        avatar of aizixuan2007

        aizixuan2007

        历史

         

        你说的第一个问题,感同身受呀。那个罪真难收,这叫睡颠倒了。我们那时候晚上10开始一直到1-2点,不停地哭闹,怎么着都不行。后来我们让宝宝躺在那里吃母乳,慢慢地算改正过来了,我当时就觉得奋斗电视剧中那个听了养宝宝被下了一个跟头的镜头形象极了。如果你们能让宝宝晚上不闹了,那么他白天的睡眠就会少些,这样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否则……想想都怕。第二个问题,你说的有道理,我老家哪里都是让孩子在那里躺着,我么老人带,所以也一直躺着,但是后来4、5个月的时候,别的宝宝的头都抬起来了,我么的头还是软的,就赶快包起来 了。现在想象,估计两者应该平衡些,不能单一化。您说呢?祝宝宝健康

        2009-02-13 15:05:5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你,我现在慢慢给宝宝调整一下看看

          avatar of baodanmami

          baodanmami

          历史

          当胎儿从母亲子宫里被分娩出来的一刹那,当切断了与母亲生理联系的脐带的一瞬间,他就变成了一个需要倍加呵护的婴儿,而这一点被婴儿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啼哭充分地表达了。在子宫里的时候,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亲身体里获得需要的一切营养,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是通过啼哭从抚养者那里获得所需要的营养与关爱。啼哭是婴儿表达需要最有力的工具。

          婴儿的哭声可以传得很远,母亲对婴儿的哭声也十分敏感。母亲听到孩子啼哭以后身体会产生不适感,心理会产生痛苦感,这是最基本的共情,也是人类的本能,这会促使母亲接近婴儿,抱起婴儿,关爱婴儿。从这个角度来讲,母亲的怀抱是婴儿的第二个子宫,啼哭是联系母子的无形脐带。

          宝宝的哭声,就代表他需要从妈妈那里获得营养和关爱。婴儿哭闹常见的原因是饥饿、排泄、冷热、身体不适以及皮肤饥渴、与人沟通的需要等。细心的妈妈要分清宝宝因为什么而啼哭,然后及时抱起宝宝,满足宝宝的需要。

          3个月以后——啼哭—拥抱—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特别是3个月以后,婴儿对母亲渐渐开始产生依恋,这是婴儿对母亲产生信任的一种表现,而这种依恋关系对于婴儿身心的发展十分重要,和乳汁一样重要。按照人际神经生物学理论,母婴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塑造宝宝大脑神经网络,而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阻碍宝宝大脑皮层新的神经元突触的建立。

          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没有这种安全基地,孩子就会缺乏自主性探索,就会出现退缩行为。而这种信任关系的产生就是通过成千上万次啼哭换来成千上万次拥抱及照顾、关爱而形成的。当婴儿感受到母亲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会及时出现在自己身边,都会接纳自己的各种哭闹,并给予及时的关爱,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安全性依恋关系就会建立。伴随着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也会使母亲对婴儿产生依恋,这会使母亲日夜牵挂孩子,梦中也会听到孩子的动静,可以很远就能听到自己孩子的啼哭。

          没有无缘无故哭的宝宝

          做父母的应该清楚: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啼哭,啼哭是孩子发出需要的明确信号。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啼哭,更不能对孩子训斥、拍打。

          如果孩子啼哭以后长期被忽视,不能及时得到关爱,不能及时满足需要,孩子就会渐渐对母亲产生不信任感,继而对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出现依恋障碍。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出现心理障碍的几率会增加很多,他们往往表现为:无法对人产生信任,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内心缺乏安全感,很难体验到幸福感。

          仔细观察——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

          当宝宝啼哭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走近宝宝,观察并分析宝宝为何啼哭,绝大多数的时候需要抱起宝宝检查,看看宝宝是否大小便?是否要哺乳?是否发烧了?是否太热还是太冷?还是仅仅就是想让母亲抱一抱

          足够好的母亲应该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天起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了解宝宝需要哺乳和大小便的规律。

          宝宝不是贪婪鬼——吃饱喝足后,不需要一直抱着

          随着宝宝长大,特别是对母亲有了特殊的感情以后,母亲更应该经常和宝宝交谈,微笑。当然,当宝宝吃饱喝足,排泄以后,或者得到安慰以后,就会给大人一个甜蜜的微笑,或者会进入香甜的梦乡。这时候,就不需要一直抱着,可以让宝宝独自睡觉,宝宝并不是一个贪婪鬼,他会给大人留下足够的时间做家务的,因为宝宝睡眠的时间远远多于啼哭的时间,这也是进化的结果,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总是夜里啼哭,或者睡眠时不踏实,经常扭动,或摆动头部、四肢,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钙或有其他问题。

          抱的目标——宝宝哭闹之后重现微笑

          啼哭和微笑是宝宝的两种语言,两个信号,啼哭表示需要,微笑表示满足。当啼哭的时候,母亲应该抱起宝宝,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当宝宝微笑时,可以放下宝宝,和宝宝讲讲话,给宝宝做做操,放点音乐和宝宝一起欣赏,哼首曲子送宝宝进入甜美梦乡。

          不要把宝宝的啼哭当作噪音,更不要从大人的角度反感宝宝的哭闹,宝宝的成长需要悉心呵护,不能使宝宝在哭闹之后重现微笑就是父母的失职。宝宝哭闹,不仅仅需要抱一抱,更需要细心的关爱,得到关爱以后,宝宝会回报以灿烂的微笑。做父母的,应该通过这条无形的脐带,及时充分地给宝宝输送营养和关爱。

          2009-02-12 21:00:19

            avatar of WR虫虫

            WR虫虫

            历史

            宝宝的哭闹都是有原因的,一定要多花点时间找找看他是因为什么哭闹,不要一哭就抱,这样的话他会对抱产生依赖感,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你养成他这样的习惯的话那就很难改了,多花几个晚上的时间看他是因为什么哭,冷了热了,奶不够了,他都会哭,喂奶的时候不要逗他如果哭的厉害,抱起他来轻轻的拍拍后背,然后再让他吃,吃的睡着了的话就拍拍他的小脸让他醒来再多吃点,尽量让他吃饱,也许可以睡着,如果实在这些都看过的话,还是不睡的话,那就去检查一下看看孩子是不是缺钙,孩子缺钙也会影响睡觉的!

            2009-02-12 2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