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1岁10个月宝宝性格问题

      pic of user:wandys

      wandys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3

      1岁10个月宝宝性格问题

      我家宝宝情况是这样的,不喜欢和他差不大的宝宝玩,尤其是比较调皮的,大人带他去玩,他一般都在我们身边,不主动和小朋友玩,在我们的鼓励下也只会去和比较安静一点的小朋友玩一会。还有就是他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也不知道要回,别人拿了他就给,感觉比较内向。
      但是如果有大点的小孩带他玩,他就很乐意,看不出他比较怕生。
      他说话还可以,都是成句子的说,会正确的使用也、都、再等说话。
      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宝宝是不是很内向啊,该怎么样教啊,平时在外看到别的宝宝都在蹦蹦跳跳的就有点急啊

        avatar of LIN070904

        LIN070904

        历史

         

        和我家宝宝差不多大呀!呵呵!多带他出去玩玩!和小朋友多多打交道就会慢慢好的。放心吧!

        2009-06-02 17:21:3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文文公主

          文文公主

          历史

          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经常带他出去玩玩,往小朋友多的地方多走走,让孩子自己去和他们交流,家长不要跟过去或阻止他,随他去,依小孩子爱玩天性,多接触接触他自然能敞开胸怀接纳大家了。

          2009-06-01 17:45:38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面对不合群的宝宝怎么是好?

            宝宝有不合群的表现吗?爸妈都是如何来面对这个问题的呢?本想让宝宝和小伙伴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可是宝宝却不愿加入到玩耍着的小朋友们中间去,只想自己在旁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或者是只粘着爸妈玩,爸妈感到很无奈,也有些担心:宝宝是不是有点不合群?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尽相同的,宝宝更是如此。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认可这种不同,其次,就要从各方面,包括爸妈自身、所处环境等来解决宝宝的不合群现象。

            让宝宝成为交际达人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激发出来的、鼓励出来的,如果不想让宝宝太孤独,爸妈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宝宝感到他是群体中的一份子。

            宝宝不合群的表现有很多种,像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不喜欢争论、不主动帮助别人等。不合群的原因也有怕生、有优越感等,对这些宝宝,教育就很重要了,另外还有一些解决宝宝不合群的妙招,快来学一下吧。

            宝宝不合群的现象表现

            不积极投身集体活动

            有些宝宝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不肯参加,他们情愿站在一旁观看,也不愿投身其中。有个宝宝在入园初期对班里组织的活动很冷淡,哄他不听,拉他不去,说他不睬。问他为什么,他冷冷地说了两个字:“没劲儿”。

            不喜欢争论

            宝宝的天性一般是好动好说,遇到一些事情喜欢争论。这种争论是一种交往形式,并不是坏事。一些宝宝却从不与别人争论,别的宝宝想与他争论都不搭腔。

            不主动帮助别人

            有的宝宝对别的小朋友的困难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从不主动去帮助。

            宝宝不合群的原因

            怕生

            宝宝入园前,在家很少有小伙伴,特别是初入园的宝宝,有陌生感,面对众多的小朋友,一时难以适应。

            优越感

            有些宝宝家里条件优越,到了幼儿园,自我感觉与众不同,往往不高兴与条件不如他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耍赖

            宝宝不肯参加集体活动,好多是态度问题。有些宝宝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耍赖,就闹情绪了,不愿同别的小朋友一起活动。

            娇惯

            有些宝宝在家被娇宠惯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我”为中心。他们在幼儿园,觉得没有在家里自由、舒适,于是对园里的生活没兴趣,对其他小朋友也无感情。

            对不合群宝宝的教育

            晓之以理

            宝宝不懂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也不了解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去教育引导。但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要结合具体事例,讲得生动有趣,才能使宝宝乐于接受。可以利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还可以编一些有针对性的小故事来教育宝宝。

            强化训练,培养行为习惯

            可以安排一些促进宝宝相互交往的活动。如开展“对对坐,交朋友”活动。让两个对坐的宝宝结成对子,先交朋友,然后扩大交友范围。这些坐在一起的宝宝相互接触多,交往也就多了。另外在安排值日生时,也要考虑适当搭配,让比较活跃的宝宝与不合群的宝宝组合在一起,促进和带动不合群的宝宝转变。还可以采用辩论、讲故事、做游戏、画图画等方法。当然,宝宝的行为习惯、个性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故事或一项活动就能完成,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让宝宝向同伴学习

            用同伴榜样教育,说服力大、效果好。发现班里乐于助人、善于交往的宝宝,就树为榜样让大家向他们学习。既鼓励了做得好的小朋友,也促进了不合群小朋友的转化。逐步建立一个同伴间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让宝宝合群的N种妙法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不合群的宝宝通常适应能力差,爸妈千万不要强求,而要循序渐进,找到合适的契机,家里是宝宝最熟悉和放松的地方,可以从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为起点,交往的效果会不错。

            从一个玩伴开始

            宝宝带动宝宝效果会不错,聪明的爸妈不妨让宝宝从一个玩伴开始锻炼交往能力,让他懂得去享受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宝宝自然就融入集体了。

            多带宝宝参加朋友聚会

            不要总是嫌带宝宝参加活动很麻烦,其实,爸妈的合群会很好地带动宝宝。

            妈妈要做有心人

            爸妈本身的人缘好、朋友多,宝宝的合群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不妨做个有心的妈妈,常常让宝宝感受到身教的影响力。

            [结语]

            要使孩子做到合群,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加指导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慢慢的就能把自己的宝宝培养成一个善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群体的人。

            幼儿园能做什么

            幼儿园要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使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要适应未来社会,更需要人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够学会合作和相互理解、支持。

            1.满足需求

            给宝宝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满足个别宝宝的这种心理需求。

            2.体验合作

            选择、设计一些合作型的游戏活动,由于一个人玩不起来,让宝宝体验合作的必要和快乐。

            3.提高能力

            有一部分宝宝是因为交往能力的问题,那就要多给宝宝创造交往机会。游戏当然是最好的途径,不过,多和他(她)聊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4.调节情绪

            有的宝宝出现这个问题是属于阶段性的,是受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也很正常,不必太过急于改变,当然,老师也不妨适当地来点幽默,讲个笑话什么的。

            2009-06-01 18: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