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发烧急

      pic of user:qichuhan

      qichuhan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发烧急

      孩子正常玩耍,正常饮食为何夜晚体温烧到38.4度,喝过退烧药尼美舒利后体温正常,次日体温又高了,请教?谢谢!

        avatar of ZYC001

        ZYC001

        历史

         

        发烧原因
        发烧是身体有潜在感染或发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原因可轻可重,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就可能只是体温控制中枢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发烧以外
        症状出现,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视。
        10大可能原因
        1.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2.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
        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4.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
        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
        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6.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
        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
        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7.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
        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
        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
        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
        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性排第一。
        8.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
        只要宝宝活动力和精神状况均佳,食欲也不错,宝宝身体有发热现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现况,通常就不会再有过热的问题了。
        9.肠胃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步、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
        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
        状况轻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10.川崎症
        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
        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
        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
        愈后,四肢和肛门口周围会有脱皮的现象产生。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个体,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前10种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宝宝发烧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医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2009-07-15 17:59:1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答案找到了是口腔溃疡导致,我说呢发烧总要是有炎症所致,当时只觉得烧了没有发现炎症,万分感谢!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科学退烧巧护理
          方法1.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法:a 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b 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c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d 冰袋冷敷;e 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最易发生的症状。年轻的新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到宝宝的小脸红红的、摸摸手心热热的、额头烫烫的,用体温计一量:38℃,就带着宝宝急匆匆地赶往医院。下面教你几个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让你在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1摸: 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2看: 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3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烧。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TIPS: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情况

          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

          * 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 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暖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 如果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注意观察即可。

          小提醒: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宝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所以当儿童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2009-07-15 19: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