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汐妈咪
问答历史
|
是乳牙龋齿。
乳牙所生的龋齿称为乳牙龋。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患了这种龋齿往往不及时带孩子去治疗,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有了龋齿不治也没有关系。”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龋洞与皮肤上的伤口不同,一旦形成不能自行愈合,必须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充填治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补牙,而且由于乳牙和恒牙比起来钙化程度要低些,牙齿硬组织的壁又薄些,因此乳牙龋发展快,很容易波及牙髓,引起牙髓炎、牙根类周围炎,甚至面部的感染。
不仅如此,乳牙龋还可带来其它一些局部或全部危害。这些危害包括:
1、首先剧烈的牙痛会妨碍儿童进食,影响孩子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
2、乳牙患了龋病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向深部发展,形成牙髓炎,继而出现根间周围化脓性炎症,由于恒牙胚正好位于乳牙根类的下方,恒牙胚如受到感染,发育必然受到影响,或导致形态异常;或使发育停止。
3、儿童时期的颌骨和面部发育需要咀嚼功能的刺激,乳牙龋坏后,孩子不敢用它咬较硬的食物,颌骨因失去正常的生理刺激而发育不足,从而造成以后恒牙的排列不齐。
4、如果单侧乳牙龋坏,往往造成偏侧咀嚼的习惯,还会导致面部的发育不对称。
5、如果乳牙因严重龋坏而过早脱落或被拔除,邻牙会向缺隙处移位,因而破坏了牙齿之间的正常接触关系,容易嵌塞食物,使其它牙齿更易发生龋齿;再有乳牙过早缺失,替换它的恒牙尚未萌出,邻牙则逐渐占据部分或全部缺隙,导致恒牙因没有足够的间隙而错位萌出如我们常见的“虎牙”,或埋伏阻生即牙齿在颌骨中不能萌出,形成牙列拥挤畸形等。
6、龋齿还可以成为慢性病灶,引起身体其它组织器官的病变,如眼病、肾炎和风湿病等。
总之,乳牙既是儿童咀嚼器官,同时在引导恒牙萌出,保持牙弓长度,促进颌骨和维持正常上下颌间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从上述哪方面来看,为了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对乳牙龋齿都应有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及时治疗。
有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脱落,而且随之即由恒牙取代,所以乳牙龋齿无关紧要。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往往酿成孩子终身的牙病。
牙齿是消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食物经过它们的切、撕、磨等咀嚼加工,到达胃肠道里才能得以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而乳牙发生龋齿时,必定会使儿童摄取的营养减少。不仅如此,如果在换牙期之前不得不把患龋齿的牙拔掉的话,被拔除牙两侧的乳牙会不约而同地向缺牙的空隙区倾斜,致使恒牙萌出时发生严重的错位。恒牙牙列不齐便长期影响青少年的营养摄入。
更为严重的是,当乳牙发生龋齿时,其根尖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可以作为一个病灶长期潜伏下来,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转为急性炎症,甚至引起根尖周围脓肿,这时除了剧烈难忍的牙痛外,全身发烧、不思饮食,如反复发作,对健康影响甚大。还有一些患龋齿的乳牙逐渐演变成残冠、残根,它们可以形成锐利的边缘,常常划破小儿的舌头或颊侧的粘膜。而且这些残冠、残根的局部总是存留许多食物残渣和各种微生物,于是作为一种长期不良刺激,可致口腔粘膜发生创伤性溃疡。
这里还要强调六龄齿。六龄齿即第一恒磨牙,多在孩子6 岁左右萌出,因此得名。在所有的恒牙中,唯独它是在乳恒牙交换期之前萌出的,所以在人生中使用的时间最长,对恒牙排列的影响也最大,因而要格外小心地加以保护。那么,怎样才能减少乳牙发生龋齿的机会呢?首先,应当让家长了解乳牙患龋齿的危害性,使他们认真地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些习惯包括从3 - 4 岁起,教会小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严格要求在早、晚各剧一次,每晚刷牙后不要再给小儿进食。其次,还要定期检查小儿牙齿的生长情况,如有可疑的迹象,应立即请教医生,不要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