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一岁半男宝宝说话

      pic of user:aochen

      aochen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6

      一岁半男宝宝说话

      请问各位姐妹们,你们家的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口说话的啊?是那种自己主动说的,我家宝宝一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只偶尔叫爸爸,妈妈前段时间叫过,现在是不叫了,只会一直在那嘟嚷,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同龄的宝宝们怎么样呢?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学会说话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飞跃。语言的发展使孩子在扩大视野和活动范围的同时,迅速发展了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常常根据儿童说话能力的发展大致推测儿童的智力水平。有两个关键的语言现象可以作为依据:①什么月龄会用除爸爸、妈妈称呼以外的第一个词;

        ②什么月龄会自发地把两个不同的词组成句子。凡是这两个月龄早的孩子,说明语言发展好,以后的智力可能高。

        孩子要学会说话并非易事,要经过大致1年的时间才能说出第一批词。要从出生时起,循着孩子学说话的各个进展阶段,并利用这些阶段,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让孩子尽早说话。

        宝宝9个月时,语言能力的增长速度惊人。在9个月至1岁这段时间里,开始模仿大人发音了,这是“学话萌芽阶段”。

        宝宝开口说出的第一批词来得缓慢,而对词的理解进展迅速,他可能学会了几十个词义,却只能说出一两个词。如果你的宝宝就要满1周岁时只能说出一两个词,也不要以为他学话晚。其实他在听,在学着理解。

        宝宝说出第一批词的早晚和多少取决于大人平时的教育。宝宝周岁前几个月是最善于模仿的时期,也是理解词和说出词的关键时期,大人要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帮助宝宝学会听和说。大量的柔声细语是为宝宝学习听和说提供的最好的帮助,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对宝宝说话。说话时要注意:

        (1)要面对面跟宝空谈话。宝宝和大人一对一不间断地对话,可能使宝宝早些说话。

        (2)要跟宝宝说那些能看见的东西。如果你说什么宝宝都可以看见,他马上就能将物体与不断出现的关键词联系起来。

        (3)要说那些宝宝感兴趣的事物。感兴趣的事物名称容易记住。或把现在提到的词和经历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宝宝有说话的积极性,学话就快些,好些。

        (4)说某种东西时要用手指给宝宝看。当宝宝指着他想要的东西时,要帮助、鼓励他边指边说出来。

        (5)要试图理解宝宝的话。如果宝宝感到你在认真听他讲,他讲的话如果你能理解(有时要靠猜),这会激发他说话的积极性,他会乐于把“自己的话”向你倾诉。不要改正宝宝“自己的话”,关键是让他敢说,愿意说。父母亲角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有人把妈妈比作是大地,是孩子“在人世的源头”,安全感的来源;而认为父亲更象是天,引导孩子向外、向上扩张。如果说孩子是风筝,母亲就象是拉住风筝的线,父亲则是让风筝飘扬的风。

        近年来,随着对关离异、分居、单亲家庭等研究的深人,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大家关注。

        在孩子的婴儿期,他们更依赖母亲,特别是在生活上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从两岁左右开始,幼儿就更喜欢在游戏时与父亲在一起。在同父亲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通常玩得更活跃,更愉快,并因此而对父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除母亲之外,父亲成为儿童的最重要的安全依靠。

        一般说来,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和母亲的育儿的内容和方式都不太一样。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运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的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之间的交往多为身体运动,比如拍球、追跑、藏找、骑车等,或者是新异、刺激性的探索、操作活动。比如探索球都有什么玩法,用什么方式可以操作、解决某个问题。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数量、质量对儿童的智力有一定的影响。有人研究发现,与父亲在一起积极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商较高,智力较发达,而且这种影响在男孩子中比在女孩子中更明显。而对早年失去父亲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远远不如正常儿童;而且父亲离开儿童越早,离开的时间越长,儿童将来数学能力发展所受到的影响越大。

        父亲对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早年失去父亲的幼儿,在成年后较难保持与人的良好关系,自我概念也不如正常家庭的儿童。与父亲的交往使儿童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产生满意的态度,并使其对自己在将来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具有更大的信心。

        在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中,性别角色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个方面。父亲不仅为男孩子提供了模仿、学习男性角色的范例,而且为女孩子掌握女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物。失去父亲的男孩常常表现出过于女性的行为表现,5岁前失去父亲的男孩尤其明显。这些男孩在少年后期,又会表现出过度男性的倾向,如争强好胜、攻击性强等,似乎是在抵御自身“缺乏男子气”的感觉。而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孩,到了青春期时更容易遇到与异性交往的困难,她们与男性交往时常常表现得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亲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去和孩子交流甚至碰面,特别是尚处幼龄的孩子们,在他们的生活里,父亲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陌生人。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如果父亲们欲还孩子更美好的童年,享受自己为人父的乐趣,请尽量避免长期的缺席。

        2010-04-19 13:10:5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yuan0803

          yuan0803

          历史

          这个有早有迟的!没关系,大了自然会说清楚!

          2010-04-19 12:47:57

            avatar of  ㊣蟲蟲

            ㊣蟲蟲

            历史

            宝宝正常的!
            不一定,有的孩子说话晚 ,有的早。都很正常的!
            之所以差别大,那是源于孩子的体质以及发育情况的不同

            同时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一般有足够多的刺激和引导,说话时间会有所提前
            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环境的刺激,一是大人要多对他说话,便于孩子学习,二是要创造让孩子表达自己意思的环境,你要都替他说了,他自然不再说

            2010-04-19 12:51:09

                avatar of ※yly1978※

                ※yly1978※

                历史

                我有一个姐妹的宝宝,也是一岁半了,也只会叫爸爸妈妈,别的也不会叫,但是走路各方面都挺好的,没事的,只要宝宝别的方面发育正常精神状态也很好就没事,我听我妈说我姐到两岁才开口说话呢

                2010-04-19 13: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