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早教  > 要不要学钢琴?

      pic of user:helensea6

      深深深蓝蓝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要不要学钢琴?

      女儿5岁了,前些日子,女儿说她想学钢琴,因为她班上好多小朋友都在学。想学琴,首先得给孩子买琴,而且,这么大的孩子兴趣真的固定吗?万一学两天不想学了,家里的琴等于是添了一件摆设。不学吧,孩子万一真的喜欢又该怎么办?请专家指点迷津!

        avatar of

        历史


        您的问题很有普遍性。能在给孩子买琴前想清楚这个问题,很多事情就会变一个样子。孩子学习才艺,3分钟热度的情况很多,有些孩子各种兴趣班几乎都轮了一遍,已经淘汰掉一系列“不感兴趣”的项目,却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孩子的兴趣不稳定和孩子的能力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有很大的关系。面临重大财务支出的选择时,我们通常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1.测测孩子 给孩子听些钢琴曲,看看孩子对音乐的感觉;带孩子到有钢琴的朋友家或琴行,看看孩子对钢琴的感觉。请朋友或琴行的师傅演示一下,看看你的孩子是否也跃跃欲试,并且服从指点。孩子是否真的亲乐、亲琴、愿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被你发现。 2.想想自己 我们自己喜欢钢琴曲吗?会不会觉得它是噪音,嫌它太吵?孩子弹琴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是否能做到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忽略孩子在尝试中的错误?我们自己在有时间的时候,是否也能和孩子一起学琴,一起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妙音乐?如果我们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的热情持续的时间也会很有限。在《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中,我曾经提到,让孩子学习任何一种才艺,我们期待的都是让孩子“有美一生相伴”。学钢琴也是一样,当孩子的快乐来自于弹琴,来自于美好音乐的创造,这种兴趣将会伴随孩子终生,给他的一生带来快乐和幸福。 提前想到孩子有可能一段时间后“不感兴趣”,有利于我们准备好合适的对策,保护好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常见的“不感兴趣”的原因有:学到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孩子初学时的热情往往会被困难吓退;练习占用了玩耍的时间,于是他厌烦了枯燥的练习;没有进步,缺乏成就感……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真的不感兴趣了。 父母要分析孩子“不感兴趣”的原因,表态要慎重,不要轻言放弃,要想办法维持和重新激发他的兴趣。也许,调整一下进度,换一种练习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一次成功,他的兴趣就会重新点燃。而且,他会由此学到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在《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中,有一些专门针对钢琴的内容,有一些专门解决“3分钟热度”的问题,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2010-05-14 09:34:46

          avatar of 王丹乖乖

          王丹乖乖

          历史

           

          可以先带他学个学习班学习练琴,顺便观察宝贝是否真的喜欢,如果孩子真的有天赋,在给买琴吧

          2010-05-13 10:58:1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uxin666

            suxin666

            历史

            怎么说呢,孩子的兴趣有时是一时的,不能说学什么学到一半,觉得不适应就放弃,这样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也不大好的。孩子的态度是一方面,家长的态度也很重要,尤其孩子年龄小,学习能力不够时,需要家长的帮助和鼓励。有时候琴买了,就没后路可退,一定要有目标的,像楼主女儿这么懂事,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学好。

            2010-05-13 10:55:27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家长要避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意见强加到孩子身上。因为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这个那个,选择的科目其实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做,如果刚好孩子的兴趣方向和家长一样就皆大欢喜了,如果孩子并不适合学这个,那就浪费了孩子的发展时期,效果适得其反。
              想要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是必不可少的,但首先要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也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显著的内心感受了。培养要因人而异。
              孩子的发展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你不能人为地想把他塑造成某一种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自由发展,让他自由形成各种兴趣方向。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这样,毕竟任其发展的风险性很大,家长一般都会选择将孩子控制在自己能够教育引导的范围内。
              你的孩子才三岁,对汽车这么敏感,不一定就表明他是对汽车感兴趣。从心理学来说,汽车开过去,有很多种因素可以让他产生反应,包括车子的声音,车子的品牌标志和颜色等等。如果是车子的声音吸引他,让他反应过来这个是汽车,又或者因为他平时接触了解的车最熟悉的就是大众,那么他会条件反射听到汽车开过的声音而叫出大众,因为可能对他来说,汽车=大众。同样道理,如果是品牌标志颜色吸引他的话,就表示他对图形和颜色很敏感。当然男孩子很有可能是对机械方面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在家里就可以潜移默化教育的。此外还有很多种因素,并不只是这三种。
              你首先找到是什么让他感觉敏锐,然后针对性地扩大他的这一特长。比如,是声音的话可以培养他音乐方面特长,是标志颜色的话基本和美术有关,是机械的话你也可以买些可以拆装的玩具给他玩,慢慢培养他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再大一点也可以尝试真的让他玩玩机械,什么闹钟啦变形金刚啦这些不太贵的小机械,稍微复杂点的东西,在确保他不会误吞零件的基础上,没有安全问题的话,可以随便他拆拆装装地玩。
              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要把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获得什么知识学到什么技术都要放在后面位置。这是最科学的教育方法。千万不能走进误区,即拼命要他学这个学那个,以学到了什么获得多少分数来衡量孩子的价值,这样你的孩子以后会将得失看成最重要的东西,在衡量自身价值的时候也会以自己获得了什么或者考试考了几分为衡量标准,对他心理的发展很不利。
              孩子的世界不可以同大人的世界混淆,要以孩子的角度来看一切问题。大人看重的东西不一定孩子就看重,这并不是说他们幼稚不成熟,相反来说,大人们认同的价值观不一定是对的,有很多是生活工作所迫,是只适用于成人世界的规则。
              孩子的未来有大半是教育带来的,其中又有一半是家庭带来的。祝你能成为一名好家长,教出最好的孩子!

              2010-05-13 10: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