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好着急

      pic of user:ZIHUIBAOBAO

      紫慧的妈妈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2

      好着急

      我的小侄子1岁8个月了,到现在都不说话每次都教他的时候他不听根本就不看你的嘴,喜欢听歌看广告,就是不开口说话,和他同龄的基本都会讲了,家里人都急死了,还有老是喜欢把头去磨硬东西不知道怎么回事,有谁能告诉我吗?

        avatar of yeowlhy

        yeowlhy

        历史

         

        宝宝喜欢把头往硬的东西上面麿 ,说明他可能后脑勺痒,可能是汗出的太多的原因,注意给宝宝清洗就行了。
        怎么教孩子说话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语言是交流人类感情的工具。母亲对婴儿说“不能拿刀子”,这是怕婴儿出危险;母亲说“来,洗澡吧”,这是为了让婴儿干净;母亲说“穿衣服吧”,是为了使婴儿保暖等等,都是母亲对婴儿的爱的表现,这些话会使婴儿逐渐理解语言。

        与自己所热爱的人有着共同的想法并想采取同样的行动时,就需要语言。

        通过电视让婴儿学话是达不到目的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不能用电视取代的。而且,电视的声音会作为一种杂音而影响母亲的声音。为了教婴儿学话,最好不要开电视。

        如果只是热衷于做衣服和烹调而舍不得花时间同婴儿讲话,婴儿就学不会语言。在同婴儿说话时,一定要在婴儿的正对面,使其能看清母亲的口形。母亲的发音要准确,吐词要清楚。实际上,婴儿总是在观察母亲的口形。

        婴儿在说话之前首先是理解语言的意思。以问婴儿哪个是苹果为例,能指出画册上的苹果的婴儿,自己却不会说苹果这个词。等到能说苹果这个词了,是由于模仿父母的声音所致。若认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婴儿自然能会学会说话,而不有意识地教,则到什么时候婴儿也不会说话。当婴儿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往往会发怒或者哭闹。
        教宝宝说话的技巧2007-06-05 10:13一、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

        二、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人们在“听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宝宝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语,就是宝宝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体表现。家长在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练,不但无法促进宝宝思维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在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宝宝呀呀学语时,往往出于逗宝宝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到宝宝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宝宝大了自然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不问。

        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宝宝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宝宝。特别是和宝宝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宝宝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宝宝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宝宝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宝宝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宝宝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宝宝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训练孩子说话的九要素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儿说话所需哪五种基本技能:

        1、小儿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音调有高有低。

        2、能听和辨别声音的方向,并且有了听觉选择性,对某些声音予以注意,而对另一些声音不予理睬。

        3、有模仿性行为,特别是模仿发声及发声时的方式。

        4、会想像,对不呈现在眼前的事物用假份性的游戏反映出来。

        5、认识熟悉的事物,当大人盖住眼前的实物时,小儿会寻找。

        小儿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只有当小儿具备上述5项技能时,才会有语言的产生。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赋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孩子,更是令父母心焦。在此,我们要奉劝父母们不要太急躁,因为小儿说话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它是没有捷径可行的。父母要耐心地观察,并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哪怕短时间内可有看不到孩子在语言上的丝毫进步,也不要气馁。实际上,小儿语言的进展在开口说话之前是悄然进行的。如果此时父母灰心丧气,放弃教孩子说话,那么失败则是难免的。所以,我们建议父母要用游戏开发小儿的语言能力,预防语言发展缓慢。为了使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更有效,父母要记住下述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尽量使小儿感到快乐和有趣

        教语言不是枯燥的模仿。那种父母说,孩子学的单调模式是不容易奏效的,而且常常遭到孩子的拒绝。因为有些语言,特别是那些较难理解或较难发音的词语,儿童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出来的,如果父母硬逼着他们“鹦鹉学舌”,只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痛苦,失去对学语言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父母先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还要注意的是,父母一是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安排游戏时间的长短;二是要不断变换游戏内容,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控制教学情境

        如果父母要教孩子学习新的语言,首先要学会控制孩子学习的情境,使小儿能够配合,注意力集中并感兴趣。其实,年幼儿童在学习时的分心是很常见的,关键是如何把握住孩子,切忌硬逼或训斥。比如 ,当孩子在学习中不合用或表现不好时,父母可以不予理睬,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也不说,自己只管继续游戏;如果孩子此时把玩具乱扔在周围,父母可以取走他手中的玩具,离开房间几分钟后再继续;如果小儿仍然调皮捣蛋,父母就收拾好全部玩具,结束游戏。这样,孩子会很快懂得自己做错了,不等玩具收拾好,就会回到父母身边再安静下来。

        三、教语言的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父母在教孩子学语言时,一则自己不要自顾自地说,因为这会使孩子只听而无机会说;二则不要提问题太多,因为孩子在诸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句中,并不能学到什么语言,反而增加他们的紧张;三则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孩子,而要使用短句,并且突出所教的单词,把它放在每句的句子中;四则是不要只说不演示。在教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充分调动视、听、嗅、触等各种感觉器官。还要辅以相应有尽有动作,使孩子懂得说话的意思。

        四、每天定时教小儿

        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所定的时间可因人而异。开始的时候,时间可以定得短一些,大约2-3分钟,然后逐步延长,形成常规。

        五、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机

        父母应当安排孩子在最佳的学习时机进行语言教学。所谓最佳的学习时机,就是孩子精力最充沛、注意力较集中的时候,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孩子学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如果在孩子疲乏困倦的时候教语言,往往事倍功半。

        六、重点突出,反复练习

        父母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七、小步骤前进

        学习语言时,父母要把目标化整为零,每一步要分得较细,使孩子在学习中容易获得成功。如果步骤与步骤之间跨度较大,孩子就会遇到困难,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例如,当小儿只会少数称呼时,父母就着重于叠词或单词的教学;当小儿不会发“K”音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舌运动,先发“a”或“e”的音,逐渐过渡到“K”音等等。

        八、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父母尚未看到明显的效果,也不要急躁。因为孩子的开口,是需要“千呼万唤”的。

        九、记录进展情况,看到小儿的进步

        在孩子末开口之前,父母很难看到他们的进步,这常常影响父母教孩子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建议父母经常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对于能说话的孩子,父母要记录他们用词汇的性质,是名词还是动词,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的词语,是短语还是句子……由此,父母可以得到孩子语言学习的反馈信息。

        2010-07-21 11:32:1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wangbaobao1226

          wangbaobao1226

          历史

          记得我孩子二岁了还不说话,那时我比你现在还着急,不过,现在每个见了孩子的人都说孩子说话说的特别好,每个孩子发育各有快慢,不要为这个担心着急。记得现在多和他说多给他讲,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讲给他的他都记得。
          祝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2010-07-21 11: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