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早教  > 怎样发掘孩子语言能力

      pic of user:zhangxinhe2007

      zhangxinhe2007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14

      怎样发掘孩子语言能力

      我的女儿一岁半了,可是除了爸爸妈妈说的较清楚外,其他的话很少说,有一些即便说了,也听不出来她在说什么,不知怎样训练她尽快的发展语言能力?

        avatar of 孬孬小宝贝的妈咪

        孬孬小宝贝的妈咪

        历史

         

        多给孩子说话 沟通 多鼓励她自己说话 大人跟她说话时吐字要清晰 让她听明白~ 走在街上也好在家也好 看到什么都告诉她让她自己再重复~

        2007-04-01 22:57:2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简单有效。谢谢!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营养充足能提高语言能力



            专家认为,儿童语言能力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其智力水平,在提高婴幼儿语言能力的众多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保证孩子获得足够的滋养大脑神经的物质,以促进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脑干重的30%—35%,在促进语言中枢发育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妇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使胎儿脑发生重大障碍,还会影响到乳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导致乳汁减少;婴幼儿蛋白质摄入不足,更会直接影响到脑神经细胞发育。因此,孕妇及婴幼儿要摄食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是植物中惟一类似于动物蛋白的完全蛋白质,大豆蛋白不含胆固醇,并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这一点又优于动物蛋白。大豆蛋白中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配比均衡,非常适合人体的需要。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多少跟食用方式有关,其中,干炒大豆的蛋白消化率不超过50%,煮大豆也仅为65%,而制成豆浆蛋白消化率则高达95%左右。因此,每天喝一杯豆浆不失为摄取优质蛋白的一个有效途径。

          2007-04-01 23:00:36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婴儿不能没有语言环境



              刚出生的婴儿,还不能够了解语言。因此,很多父母认为:既然婴儿不了解语言,就不用和他说话了。即使和他讲话也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不对婴儿说话是完全错误的育儿方式。因为科学研究证明:即使婴儿不会说话,不了解语言。但是,父母所说的话会不断灌输到婴儿的头脑里,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其刺激会对婴儿的脑细胞产生惊人的影响的。

              (家长1:“我觉得他说话特别早,我想跟我那时候老跟他说话也有关系,但我一般跟他说的都是很短的话,比如:妈妈抱你等,结果他不到一岁就会说话了。”)

              (家长2:“比如有空的时候让宝宝看看卡片,告诉他颜色,黄色呀什么的‘yellow’让他也知道一下,还可以给他讲故事。”)

              育儿专家(刘越璋):“语言的发育是有这样几个过程的,一个是孩子的发音阶段,二是理解语言阶段,三是说话语言表达阶段。在出生以后就可以训练引导宝宝发音,家长要不断地和孩子交流,把语言信息留在孩子的脑子里。这样对他以后的语言发育也是很好的。”

              尤其在婴儿出生之后6个月的这段时间内是脑细胞爆发性成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接受丰富的语言刺激,那么,在婴儿的头脑里就会有优秀的语言回路打开,因而能够培育出脑细胞发达的宝宝。

              育儿专家(刘越璋):“一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应当鼓励孩子能够发单字的音,比如:爸爸、妈妈,这时候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说话的环境,给他说话的机会,有可能这时候孩子只能用动作表示,这时候家长容易马上满足他的要求,这对孩子是不利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应当把他要的东西的名称告诉他,还要告诉他东西的特点,比如:苹果,红色的……这样几次以后最起码他会说‘果’。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语言环境、听的刺激和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语言会发育得很快。”

              婴儿的脑细胞,是由生长环境中的所得、所见、所闻的刺激,来刻画重要的印象。脑细胞是因获得了这些刺激而成长的。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应该给予丰富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培育出语言能力优秀的孩子。

            2007-04-01 23:01:00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看图片和画册,提高语言及认识能力


                一张画面简洁、形象逼真有趣、色彩鲜明调和的图片能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儿童通过边看边认,边认边讲,从中认识很多事物,获得简单的知识,提高语言及认识能力。
                这个年龄儿童看的画片或图片不宜太小,最好一张图片上只有一个图像,以免图片上图像太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先让孩子看内容简单的图片,如日常生活用品,各种交通工具,各种动物等。大人可问他这是什么,让孩子自己说出,如孩子不会,大人可以告诉他画面内容,再让孩子自己看,经常看孩子就会记住图片内容了。画册比图片内容更丰富,它的每一页都是简单的单个图象,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故事,边看画册,边听大人讲解画册内容,孩子得到连贯印象,展开想像,丰富儿童内心世界。看画册时还可让儿童学会自己翻书,教他灵活地一页一页地翻书,让他找自己喜欢看的图画。让孩子看图学说话,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先是边翻看书边自言自语,可以让他任意发挥,随着词汇量的扩大,可由单词过渡到简单的句子,念儿歌。要教育孩子爱护画册,不能撕书,不将书倒看,看完后收藏好。同时要教育孩子在看图片或画册时要坐姿正确,眼睛和画册保持适当的距离,从小养成用眼卫生习惯。大人还可将画册各页拆开再粘成连续的长卷,制成“儿童电影”,自制一个木架,木架两旁有一根活动转轴,把画卷卷在一根轴上,一端附在另一根轴上,大人可边转动画面边讲故事,更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2007-04-01 23:01:10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孩子最初的语言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要到1岁多才会说话,所以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说话的事不以为然。其实,孩子能说话只是说明了语言发育到了最后的表达阶段,在这之前为了会说话,孩子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准备,也就是说,孩子在说话之前首先要学会发音和对别人语言的理解。这个准备工作实际上是在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因此,父母要有这个概念,孩子学习说话是从零岁开始的。

                  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他的第一次发音,也是孩子最初的语言,以后当饿了或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哭,哭表示发音器官已为言语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哭又使发音器官进一步受到锻炼。所以,孩子哭几声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哭,某种意义上来说哭也是一件好事,家长没必要一见孩子哭就抱起来哄着,生怕哭坏了孩子。孩子满月后,语言基本上仍是以哭声来表示,不过这时候的哭声就有了一定的意思了,孩子会通过不同样的哭声来表达不同的要求。例如,饥饿时,婴儿哭声很响亮,哭得很厉害,尿湿时,他也哭,哭的声音就不太强烈,如果是醒后想寻找母亲,他的哭就是哭哭停停、哼哼叽叽。母亲或者经常照管孩子的人就会在天长日久中领会到孩子不同哭声的含意,就能很好地对待孩子的哭。2个多月时,婴儿高兴时会发出1—2韵母声如а、u、i。特别是在高兴时或者在大人的逗引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发出的韵母声,主要是基本韵母,大多是一张嘴气流从口腔中出来就能发出的音,不需要舌、唇较多的运动,这与他的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3个多月时,婴儿发音明显增多,情绪好时常常会主动发音,如“呃”、“啊”,虽然这算不上是语言,但却是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最初的一种形式。有时,在成人的逗引下,还会发出笑声。

                  既然孩子从零岁就开始了语言的发育,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在这时候发展语言。对于1—3个月的婴儿来说,家长要记住的是无论你在给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一定要对孩子说话,尤其当孩子主动地向你发出“咿、啊”声音时,你要给以相应的应答。当你抱着孩子时,要同孩子亲切地说话,用不同的声调和手势和他交流,这样对他的语言发展和听觉发展都有好处。

                2007-04-01 23:01:36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孩子语言发展的条件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工具,也是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思维的一种工具,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掌握并运用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语言的发育不仅需要一个相当复杂及漫长的过程,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语言的发音首先要有正常的发音器官,这包括喉、声带、咽、舌、唇、齿、腭等结构。要求这些结构完整,具有正常的功能,否则会出现口吃、口齿不清等语言障碍。例如,唇腭裂的儿童就会无法正常发音。其次要有正常的听觉的保证。言语的发育依赖于听力,如果听力出现障碍,就会失去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就无从学习说话,也就成了聋哑人。听力在言语活动中还起着监督的作用,它能协调舌和咽腔活动的相互联系,从而保障说话的流畅性和发音的准确性。如果听觉减弱的话,就不能够听清正确的发音,也就不能区分错误的发音,会出现言语的不清晰,因此,儿童要学会准确发音,一定要有良好的听力。此外,还要有一个健全的大脑。大脑是语言活动的中枢所在,人的语言经过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感知后输入中枢,经中枢分析处理后,再经神经传出支配外周发音器官进行言语的口头表达。如果大脑受到损伤,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言语障碍。尤其是大脑左半球的损伤,在成人就会出现失语症。发音器官、听觉、大脑这三个环节是保证语言发育的先决条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语言或言语的障碍。

                    除了以上谈及的三个环节外,是否有丰富的语言环境也会左右语言的发育。在具备应有的先决条件外,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说话,多和外界接触就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

                  2007-04-01 23:01:45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孩子的语言发育进入一个飞跃的阶段



                      进入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语言发育进入一个飞跃的阶段,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孩子说话的积极性逐渐增高,会说的话越来越多。掌握的词汇量不断增加,约有200左右,会说一些简单句,但这些句子很少有修饰词,大部分在5个字左右,例如“宝宝出去”,说出的句子不完整,简化,前后次序会颠倒,如“阿姨打针”(实际上是阿姨给我打针),又如“妈妈宝贝抱抱”(实际上是妈妈抱抱宝贝)。到了2岁时会用代名词我、你,会用代词我、你这是非常重要的发育标志,说明孩子的语言功能又上来一个台阶,同时也说明他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区分客体和主体,区别别人的和自己的。

                      1岁半以后的孩子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这时候就要鼓励孩子来说,多给孩子讲故事,和他一起看画册,并且通过提问来让他回答。开始时孩子说出的话不规范,会出现顺序颠倒,乱用名称,这些都没关系,不要去指责、批评、嘲笑他,你应该把正确的语言教给他,培养他大胆说话的习惯。当他每取得一点进步时,都要表扬他,提高他说话的积极性。这时候的孩子还不能接受抽象的语言,教他说话时,一定要结合活动来进行,如日常生活事件、游戏活动等,让他处在活动中,接受具体的语言,这样容易促使他语言的发展。让孩子和小朋友交往也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尤其是比孩子年龄大的小朋友,他们的语言能力要比孩子强,在一起玩时,孩子就可以向他们学习,而且他们说出的话更加接近于孩子,对孩子学习语言是十分有帮助的。这时候的孩子说话发音不清楚,说出的话将近一半不能被听懂,这是很正常的,父母不能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只要在正确发音的引导下,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加强,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学习语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平时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发掘。

                    2007-04-01 23:01:59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对孩子的提问如何进行语言的诱导



                        既然孩子已提出有关性的问题,不回答得透彻明白,好像不太合理。然而孩子真正想要知道的并不多,你无须回答得像产科医生似的,话可以说得很简短,一句两句即可,不必长篇大论。可以说,语言的诱导就是用婴幼儿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你要表达的内容。

                        “我是从哪来的?”这是孩子最容易问,而家长觉得最难回避,也最难回答的问题。

                        假如你回答:“是爸爸和妈妈一起创造出来的。”

                        孩子会继续问下去:“怎么创造的呢?”

                        生殖的过程是非常美好也是非常美妙的,从电镜下看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简直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但是遗憾的是古往今来,没有关于生殖过程的科普童话给孩子们看,才使得这个问题不断地被问,我们必须要回答,但常常回答不好的历史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要有坦诚的态度,不要乱编故事,也不要乱说玩笑。要用美好的语言进行诱导。如:

                        “你看到向日葵里的籽吗?籽就是向日葵的孩子。不管是植物还是人类,生孩子是长大了的事情,小孩子,植物小的时候,都不会生孩子。”

                        首先要阻断孩子不必要的幻想。

                        “女孩长大了,肚子里有一个可以让小孩子生长的房子,叫子宫,男孩长大了在他的阴囊(蛋蛋)里,有一大群精子(种子),如果这些种子被送到女人的阴道里,碰上了卵子,它们就会一起到子宫里生活。它们结合在一起,越长越大,经过10个月的时间,就长成了一个小孩,最后由妈妈生出来。”

                        而不必向孩子撒谎说:“你是石头里跳出来的”或“你是街上捡来的”。

                        总之,语言的诱导应该是家长精心设想的,不能太随便了事,也不可随机应变,信口开河。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中,有这样的论述:“婴幼儿的模仿是伟大创造的开始。”美国幼学教育家琼斯,曾细心观察过幼儿的行为,且留下许多著作。他就指出:要矫正幼儿怕狗的恐惧心理,最好让他和不怕狗的孩子们相处。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借着小孩间的互相模仿,可以祛除他们对狗的畏惧感。

                        与他的观念相类似,有一位母亲也传授了类似的经验。由于她的小儿子严重偏食,她就想了一个办法,即让孩子和年龄相仿的其他孩子们一同进餐,当她的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们样样能吃,他也就逐渐改变了自己偏食的恶习。

                        另外,可能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家对饮食不感兴趣的小孩,到朋友家吃饭时,就特别有胃口。母亲有时还为此而埋怨几句:“我做的菜不吃,却爱吃别人做的,真是烦人。”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与菜的可口与否无关,他只是在仿效别人罢了,看到别的孩子吃得有滋有味,自己也食欲大开了。

                        幼儿的这类模仿,通常约1岁半就开始了,到两岁后,他只是模仿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幼儿,而且还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仿效周围的人,甚至对大人也常模仿。

                        因此,俗话说:“大人是小孩的一面镜子。”在这期间,父母或养育的人,言行都要保持端正,否则,容易成为孩子的坏的榜样。

                        不只语言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如跟神经质的小孩子玩耍,或常与怕飞机的儿童相处,久而久之,你的小孩也会变得神经过敏或怕起飞机来。

                        由此可见,婴幼儿时期接受教育主要是由观察和模仿而来的。

                        (4)何时需保持沉默

                        教育的手段之一是保持沉默,那么,该在何时保持沉默呢?

                        当你的孩子学说“黄色笑话”时,你要保持沉默。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正在进行他(她)的性行为,你要保持沉默。

                        当你的孩子在不合适的场合,问你有关性的问题,你不便回答时,你要保持沉默。

                        当你尚未准备好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你要保持沉默。

                        总之,使你保持沉默的原因是:

                        ①告诉孩子讨论性问题是有场合的。

                        ②向他表示你很尊重他(她)。

                        ③暗示他(她):不要这样谈论“性”(黄色笑话)。

                        有时候仅仅沉默是不够的,就需要你运用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以下介绍三种方法,仅供参考:

                        a. 逻辑中断法

                        什么意思呢?

                        如孩子跌倒了,他本来能自己爬起来,可他偏偏趴在地上哭着喊妈妈,“跌倒了别人扶”就是小孩子的行为逻辑,但这个逻辑是不对的,你必须中断这个逻辑。

                        中断逻辑的方式有两种:故意忽视;建立新逻辑。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一般要求,而你又提不出更好的、能为孩子理解的新规则时,就用故意忽视法。如孩子吃饭时故意用勺敲碗,你就可以不看他,不理他,面无表情,让他知道这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建立新逻辑,就是告诉孩子一个逻辑:“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以上所说的就是逻辑中断法。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不良的或者错误的行为时,你就可以用逻辑中断法,打断他错误的行为逻辑。

                        也可能一次并不能使孩子很好地“消化”新的逻辑,因为他跌倒时你不扶别人还会扶,即使如此,他也知道旧的逻辑有问题了。再遇到类似情况,你必须再次重申你的逻辑,慢慢地他就接受了你的新逻辑。

                        再比如,有些小孩子一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搬“救兵”。如,积木搭不高了,扣子扣不上了,买来的新玩具不会玩等等。小孩子一遇到困难就说,“妈妈,这个我不会”,她的逻辑是“不会的问题妈妈(爸爸)解决”。这个逻辑显然是不对的,你必须中断她的错误逻辑,建立新的“遇到困难自己动脑解决。”

                        在执行新的逻辑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有些困难。如他想了大半天还是解决不了困难,那么你就在他思考一段时间后给他稍微指点一下,帮助一下,让孩子感觉,虽然你帮助了,但总的来说困难是他自己解决的。

                        b. 自然结果法

                        何谓自然结果?

                        冬天不戴手套的自然结果就是双手冰凉,起床拖拖拉拉的自然结果就是迟到。

                        所以,自然结果是继孩子不良行为后正常或自然发生的事情。

                        在孩子的人身安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你应该允许他经历自己行为的自然结果,咎由自取。当孩子经历了因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而产生的自然结果时,他们可以学会改进自己的行为。

                        下面举几个事例:

                        故意损坏———只能玩损坏的玩具;

                        不梳头———被别的孩子们笑话;

                        故意弄翻饮料———不再得到饮料;

                        跟小朋友抢玩具———小朋友不再理他;

                        发脾气———周末不带他出去玩;

                        很晚睡觉———早上犯困;

                        当然,有时你不能用自然结果的方法,如,你不可以让孩子碰暖瓶,因为碰暖瓶的自然后果可能会非常危险。

                        c. 格言法

                        把道理、把事情、把结论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格言。如“红灯停,绿灯行”,“饭前便后要洗手”,“见了客人要问好”,“不随地扔东西”,使这些简单的生活准则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如孩子吃饭前拒绝洗手,你只须说“饭前便后必须洗手”。你如果这样解释说:“脏手上有很多细菌,手拿了食物细菌就爬到食物上,你吃食物的时候,细菌就跑到肚子里了,那样肚子会疼的,你不怕疼吗?”孩子可能会说,“我不怕!”或者听不明白你讲的是什么。当然你也可以向孩子解释,但在孩子拒绝做某件事的时候,你最好用简单的一句话说明原因,作为不可更改的必须遵守的规则。


                      --------------------------------------------------------------------------------

                      2007-04-01 23:02:19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蛋白质能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专家认为,儿童语言能力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其智力水平,在提高婴幼儿语言能力的众多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保证孩子获得足够的滋养大脑神经的物质,以促进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脑干重的30%—35%,在促进语言中枢发育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妇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使胎儿脑发生重大障碍,还会影响到乳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导致乳汁减少;婴幼儿蛋白质摄入不足,更会直接影响到脑神经细胞发育,导致孩子语言发展迟缓。因此,孕妇及婴幼儿要摄食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是植物中惟一类似于动物蛋白的完全蛋白质,大豆蛋白不含胆固醇,并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这一点又优于动物蛋白。大豆蛋白中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配比均衡,非常适合人体的需要。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多少跟食用方式有关,其中,干炒大豆的蛋白消化率不超过50%,煮大豆也仅为65%,而制成豆浆蛋白消化率则高达95%左右。因此,每天喝一杯豆浆不失为摄取优质蛋白的一个有效途径。

                        2007-04-01 23:02:40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和宝宝交谈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在会说话之前对于声音的敏感度最强.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后对于母亲的声音的敏感度超过其他任何的声音.宝宝的这种对于声音的分辨能力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培养,特别是对母语的学习.
                            在宝宝开始要说话的最初阶段,他的"谈话"是含混不清的.如果您从另一间房间叫您的宝宝,很难得到回应,这是因为宝宝在此时对语言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面对面的交流,孩子并不认为您从另外的以一个地方叫他的名字是在和他交谈.宝宝很主动的愿意交谈是会表现的很兴奋,如果他很安静时,表明他不愿意交谈.

                            开始时,不要期望宝宝的发音完全的正确.宝宝在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都是从单音节发音开始的,如伊,妈,阿,呀……尽管您的宝宝在这个阶段不能完整的说话,但是他基本上可以明白您讲话的大意.所以,我们在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方法:

                            1.和宝宝尽可能地多交谈: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宝宝交谈.如您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您可以告诉他您在做什么,让他明白您的这一动作.在交谈中的关键是要让宝宝知道您是在和他讲话,同时您谈话的内容要和宝宝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宝宝熟悉的事与物.

                            2.使用简单词句:在最开始的时候宝宝只能够理解最简单的语句.

                            3.使用名词来定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您对宝宝说: "这张图片上有什么?"要好过于"这上面有什么?"宝宝在开始的时候对于代词,如你,我,他等并不是很敏感,所以尽量使用名词,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宝宝正确认识很多事物的名称.

                            4.让宝宝认识面前的事物:在看到事物的同时告诉宝宝它的名字,会更有利于宝宝记住她们.不要让让宝宝用回忆来记住事物.5.看图说话:在这个阶段,宝宝很喜欢图画,所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锻炼宝宝的看图说话的能力.6.使用快乐的童声来和宝宝交谈:这很容易.每一个人在他们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声音都会变得象孩子一样.7.在交谈中尽量配合着面部表情的变化和手势的变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谈话的意思.此外,在交谈中要让面部表情不仅丰富还要高兴,这样孩子回更加喜欢这种交谈.

                            随着宝宝的长大,您要适应和孩子谈话的方法:1.在宝宝讲话是要给予极大的关注2.培养对宝宝谈话内容的引深能力:如宝宝在讲: "这是小猫."您可以问他: "小猫怎样叫?"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扩大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附和模仿宝宝的说话内容:这可以提高宝宝说话的兴趣.4.问问题:宝宝开始说话了,这对您来说是一个极佳的机会来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

                          2007-04-01 23:02:49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1—1.5岁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般孩子首先是理解语言,然后才能表达语言。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儿,应多让他听,并帮助他听懂,为表达语言的发展打下基础。平时大人可给小儿发一些简单指令,如“把球给我”,“给妈妈拿鞋子”,“把玩具放到桌子上”等,让孩子执行命令,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力。
                              除了让孩子理解语言外,还要尽可能让孩子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语言。当大人发现孩子想要表达某种要求时,要耐心等待,让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如孩子不停地用手指在桌上的东西,大人可说:“你要什么?”让孩子说出“糖”,然后在拿给他。这个年龄小儿的语言发展还处于“单词句”阶段,即用一个词表示一句话,如说“糖”表示“要吃糖”,因此大人要结合情景,理解孩子的语言,作出正确解释,并在单词句的基础上鼓励小儿说出双词句。例如孩子看到一个球就会说:“球”,一会儿又说:“宝宝”,这是大人要在一旁补充说:“宝宝球”,并和孩子一起玩球,同时多次重复“宝宝球”,让小儿主动说出:“宝宝球”。大人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情景让小儿学说:“宝宝玩球”,“宝宝看球”等。当孩子能熟练地说出双词句后,大人可以把双词句加以补充形成完整的句子重复讲给小儿听,让他知道可以用更完整的形式来表达意思,为以及学说完整的句子打下基础。

                            2007-04-01 23:03:12

                              avatar of 诗琪妈妈

                              诗琪妈妈

                              历史

                              1~1.5岁孩子的语言的发展



                                1岁以后的孩子进入了幼儿期,在幼儿期,孩子体格发育的速度减慢了,但他们的神经心理发育变得迅速了,尤其是语言,幼儿期是孩子最初掌握语言的时期。

                                1—1.5岁这时期的幼儿语言的发育还处在对语言的理解阶段,他们理解的词总比说出的词要多得多。在成人的教导下,幼儿头脑里关于词与具体事物和情景的联系建立得越来越多,逐渐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如听到“把妈妈的拖鞋拿来”,幼儿就会照办,但他不会说出这么长的句子。到1岁半时,幼儿大约会说几十个字,会说几句2—3个字的简单话如“妈妈再见”、“宝宝拿”。这时期幼儿说话的特点是单音重复,如“抱抱、帽帽”的。一词多义或以词代句,如“娃娃”,可以表示“拿娃娃给我玩”或“把娃娃拿走”等等,这种以词代句的语言常常只有熟悉幼儿的人并结合当时的情景才能理解。以音代物,如叫汽车为“笛笛”。这种说话的特点说出的语言称之为“儿语”,儿语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成人的正确指导下,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会逐渐摆脱儿语。这时期幼儿说出词的内容大多限于与幼儿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而且多数为名词。

                                语言发育在幼儿期是个飞跃的阶段,家长要抓住时机来促进他的语言发育。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说,主要是要和他多说话,说给他听,让他模仿大人的发音,不断鼓励他去说话。在教的时候,大人的语速要慢,发音要清晰,语句要简短,要重复,避免唠叨地说上一大串话,这样孩子是听不懂的,不能帮助孩子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同时要有实物和动作来配合,如指着实物教孩子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画册,指着画册上面的图来教孩子说,还可以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2007-04-01 23:03:25

                                avatar of 淘气豆

                                淘气豆

                                历史

                                一遍一遍有耐心的教吧

                                2007-04-02 10: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