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牙齿乱长是什么原因

      pic of user:xxl7595

      现现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牙齿乱长是什么原因

      我家YO现在一岁五个月了,11个月的时候长了上下各四颗牙齿,其它牙到现在也没有长,今天我无意中发现,上牙右边最里面长了一颗大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长的,牙齿靠外已经长的很高了,靠口腔里才冒了一点尖,中间还是肉,不知道这么长是因为什么原因。一般长牙不是按顺序长的吗,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注意什么?还有最近孩子晚上睡觉老是睡不好,可爱哼哼!有明白的请给予解答!谢谢!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我觉得不是什么问题,我家宝宝也不是太规律,不过为慎重起见,还是到医院去吧,看医生有什么建议。

        2011-03-27 16:58:2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个体有差异

          孩子牙齿的萌出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但就某个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牙齿萌出早的孩子,可能在4个多月下切牙就开始萌出;大部分孩子都是6~8个月开始萌出;而很少一部分孩子是1岁以后,有的接近1岁半牙齿才萌出。但对这些孩子而言,如果没有全身发育异常,就是正常的。

          虽然,孩子牙齿的萌出有的开始的早,有的开始的晚,虽然牙齿的萌出总会有一定的顺序,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不变萌出,有时萌出的顺序会有些少许变化,这也属于正常的范围。

          记得专家门诊有这么一个咨询:“宝宝7个月,5个半月出的下面两颗牙,现在上面的牙也要出了,但不是出的2个门牙,而是门牙两边的小牙,出门牙的地方已经发白,请问正常吗?”从孩子妈妈的叙述来讲,这个孩子牙齿的萌出是正常的。有时在前牙区,无论是上牙还是下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会有所变化,对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并不是因为孩子牙齿的萌出,跟书上说的有轻微的变化,就不是正常的,这种观念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宝宝龋齿

          每天的门诊,跟孩子打交道,遇到最多的疾病就是孩子的龋齿,也就是大家说的“蛀牙、虫牙”。龋齿的发病有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牙齿的发育不好,矿化程度低;二是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口腔清洁习惯;三是细菌的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讲,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不良的喂养、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

          孩子牙齿的发育,早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最早开始于孕期的14~16周,直到孩子出生后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只要出现影响妈妈(孕期)和孩子(生后)健康的不良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牙齿的发育缺陷,而发育缺陷的牙齿因为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就更容易患龋齿。但有时,有的家长往往很难区分是牙齿发育缺陷还是得了龋齿,在前牙区发生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

          上前牙好发婴幼儿龋齿,主要因为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不良的口腔清洁习惯,再就是牙齿靠近牙龈(牙床)的部分矿化相对其他部位要程度低。而且这个部位,往往食物软垢和菌斑容易堆积,加上这些部位孩子很难清洁干净,所以往往这些部位先发生龋齿,有的会一块块、一层层剥脱,变色呈深黄色、黄褐色、褐色。而远离牙床的那一部分牙冠,则是正常的。这里需强调,如果家长怀疑和发现孩子的牙齿有异常,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釉质发育不全

          记得专家门诊时,有这么一个咨询:“我女儿32个月,从她6个月的时候长牙,之后每月长一颗,直到9月份长了4颗牙。后来就慢了,大概18个月是长全了,就是2颗门牙刚长出来的时候就只长了一半,上半靠牙根的地方还很正常,下半段却是咖啡色,请问是什么原因,我看到书上说是先天性牙釉质不全。现在孩子一切正常,就是笑起来露出牙齿的时候,门牙象蛀了一样。请问到孩子长大了,会不会一直这样呢?”

          从家长的叙述,我更倾向于是牙齿的釉质发育不全。至于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要基于病史和家族史。当然,真正确诊,还应到门诊进行检查,这样便可一目了然,毕竟有时家长的描述会有出入。当然,在换牙前,乳牙的釉质发育不全不会消失,父母要做的一是认真帮宝宝清洁牙齿,防止发生蛀牙;二是考虑修复治疗。如果家长的叙述是门牙“上半靠牙根的地方是咖啡色,下半段还很正常”则就有可能是蛀牙。

          定期口腔检查

          上周的门诊看到一个3岁的男孩,因为右下磨牙(槽牙)疼痛和不敢吃东西才来就诊,小家伙整个右侧脸都肿了起来。一问家长,才知道到目前为止,孩子从没有到医院来检查过,这次如果不是牙痛,还不会就诊。

          完成了孩子的这次治疗,我在想,如果孩子早些就诊和检查,就会早发现龋齿,可能通过简单的治疗,一次就能完成。而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治疗需几次,而且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会增加许多,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增加许多。

          婴幼儿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常见的咬合异常主要是反咬合,这些主要与不良的口腔喂养和清洁习惯有关。孩子定期检查,就会尽早发现:第一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开始采取口腔清洁习惯,方法是否科学和正确;第二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口腔喂养习惯;第三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口腔发育的异常;第四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一些口腔疾病。

          早期检查4大好处

          首先,如果对孩子从小就采取科学、正确的口腔清洁习惯和科学、良好的喂养习惯,就会避免和预防龋齿、反咬合(由不良喂养习惯导致)的发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成长都有益处。

          其次,还会使孩子免受疾病的痛苦。

          第三,对一些发育异常,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找到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延误治疗。

          第四,尽早发现孩子的口腔疾病,尽早治疗,避免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避免孩子遭受更多的病痛,家长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口腔疾患,是我们的设想。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就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只有这样才能获益终生。

          2011-03-27 17:01:21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宝宝长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齐20颗乳牙,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长牙可能引起发烧、流口水、乱啃咬……牙齿数量的增加改变了宝宝的饮食结构,爸妈一定要好好面对宝宝的出牙期哦。

            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随着牙齿数量的不断增多,宝宝的咀嚼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糊糊不再适合宝宝,营养和改变食物的性状同样重要哦。

            当宝宝开始长牙时,爸妈可视宝宝的发育状况,准备一些半固体食物给宝宝吃。添加固体食物,每次应只尝试一种新的食物,并且由少量开始,食用3~4天后再逐渐增加量及浓度,添加顺序为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

            0颗牙

            这是宝宝将要萌牙的时期,宝宝大约在5个月大时,口水分泌特别多,牙龈很痒,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这是因为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快要长出来了。

            摄食行为特征

            开始移动下颚,舌头推出反射消失,可以自行控制吸吮动作。

            对牛奶以外的食物开始产生兴趣。

            眼睛会看着别人的食物,可能会伸手到别人的盘子里。

            6个月左右,除了吸吮外也开始会咬东西。

            供食型态

            给予牛奶以外的“液状”食物。

            并尝试给予“糊状”食物。

            食物举例

            将一汤匙的麦粉加4~5汤匙的母乳、配方奶粉或开水,搅拌均匀,以婴儿喂食汤匙或用洗干净的手指,一次少量地喂食。

            米、麦糊。

            磨碎的香蕉、苹果汁或梨子汁。

            2颗牙

            宝宝在6~10个月大时,长出了第一颗乳齿——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从此告别无齿行列喽。

            摄食行为特征

            用手指抓取任何他看得到的东西,同时把它放入口中。

            会用手抓住汤匙,并开始模仿大人的咀嚼动作(但无法咬碎食物)。

            供食型态

            给予“泥状”食物。

            尝试给予“半固体”食物。

            食物举例

            蛋黄泥、马铃薯泥、胡萝卜泥等。

            稀饭、麦片粥等。

            4颗牙

            8~12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拥有4颗小牙牙了,他们正在练习使用新工具来切碎食物啦。

            摄食行为特征

            基本能用牙床熟练地咀嚼食物。

            能用门牙切断较长的软质食物,比如香蕉。

            供食型态

            给予“半固体”食物。

            尝试更多味道的食物。

            食物举例

            肉泥、肉末、蛋黄泥。

            香蕉、冬瓜、西红柿、嫩豆腐。

            6~8颗牙

            9~13个月时宝宝上颌的侧门牙萌出,到10~16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

            摄食行为特征

            开始适应固体食物。

            唇、舌可任意移动,并能上下任意咀嚼。

            肠胃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可以自己拿奶瓶,也能握住汤匙来搅动食物,但无法将食物由汤匙送到嘴巴。

            供食型态

            给予半固体食物。

            尝试给予固体食物。

            食物举例

            蒸全蛋。

            剁碎的蔬菜。

            8~12颗牙

            宝宝长出第一乳磨牙,大约是在13~19个月。拥有磨牙后,宝宝的咀嚼能力大大提高,更喜欢“有嚼头”的食物了。

            摄食行为特征

            基本适应固体食物。

            能初步自主进食,用勺子把食物送进嘴里。虽然可能吃得到处都是,但是非常值得鼓励。

            供食型态

            减少液体食物的摄取(但基本奶量应保证)

            提供更多稍硬的固体食物。

            食物举例

            软饭、烂面、面片。

            较粗的碎菜、小肉丸。

            12~20颗牙

            宝宝大约在16~23个月时开始长第二磨牙。等这四颗磨牙萌出,宝宝的二十颗乳牙就长齐,完成了乳齿列,就可以尽享天下美味啦。如果宝宝因为出牙而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清凉、柔软的食物,如布丁、起司等。

            摄食行为特征

            可以自己吞咽食物。

            进食技巧改进很多。

            供食型态

            固体食物大约可占其营养来源的50%。

            食物举例

            面条、大豆、小块蔬菜、饼干等。

            一岁以后则可以渐渐地给宝宝吃一般的食物。

            长牙期最需要的营养素

            钙:能保持健康的牙齿,出牙期的宝宝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钙。

            磷:有助于生长发育,并促进牙龈和牙齿的健康。

            氟:有助于防止龋齿,有助于形成强壮的骨骼。

            镁:使牙齿更加健康。

            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维生素B1:促进正常的食欲,帮助消化。

            维生素D:通过正确辅助钙和磷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强壮。

            各种奶类的钙含量

            原味全脂酸牛奶1133.5(毫克/千克)原味脱脂酸牛奶1225脱脂奶1233.5低脂奶1150山羊奶1312.5优酪乳1233.5

            应对出牙期的不适感

            出牙对宝宝来说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牙龈肿胀带来的不适、大量的口水,还有可能会发烧,最大的问题是拿什么来磨牙才安全又卫生。看完本文,照顾出牙期宝宝,妈妈不用再发愁。

            出牙会给宝宝的牙龈带来不适感,肿、胀、痛、痒都有可能,宝宝经常到处找东西来啃咬。问100个出牙期宝宝的妈妈,你都会得到同样的回答:最头痛就是宝宝乱啃咬的问题!她们担心磨牙时的卫生保障、磨牙物的安全性;害怕宝宝误食、误吞;还有自己变成啃咬对象时的疼痛。

            咬牙胶的是是非非

            咬牙胶简称牙胶,又称为固齿器,其帮助宝宝锻炼牙齿的功能再明显不过。为了给宝宝合适的磨牙物,几乎所有的婴幼用品公司都推出形形色色的咬牙胶。除了形状上的不同外,更有功能上的区别,有带香味牙胶、入水牙胶、摇铃牙胶,更有许多带牙胶功能的玩具等。咬牙胶提供不同的厚度和咬感,让宝宝体验各种咬嚼的感觉。漂亮的咬牙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宝宝的注意,软硬适度又适合入口,宝宝还是比较爱用的。

            可是宝宝们经常把牙胶当成了玩具,且因为这些牙胶淡而无味,容易咬几下就扔在地上。等牙龈又痒起来时,又再捡起来继续咬,妈妈们很为卫生担忧,每天要无数次地跟在宝宝后面拾牙胶去清洗消毒。

            牙胶的材质基本为无毒塑料,何时应更换牙胶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不少妈妈对于让宝宝拿块塑料乱咬一通还是比较排斥的。还有一些妈妈则认为,让宝宝咬牙胶就如让小狗咬塑料骨头,显得好可怜。

            磨牙棒的喜恶各半

            可食用的磨牙棒看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味道不错,宝宝更乐意拿着啃咬较长时间,被扔在一边的几率小些。市场上所售的磨牙棒分为两种,一种是十分坚硬的,宝宝根本咬它不动;另一种是软软的和饼干无太大差别,与其说是磨牙棒不如说是手指饼干。

            软质的磨牙棒,虽能起到一些磨牙的作用,但是时效不长,吃下去太多易影响奶量和正餐。妈妈们更爱提供硬质的磨牙棒,而宝宝对于磨牙棒可谓是喜恶各半,爱咬的抓到一根半天不肯放;不爱咬的,尝过一次就再不肯咬。

            形形色色的磨牙物

            为了给宝宝一件合适的磨牙物,妈妈们真是动足了脑筋,来看看这些实用的“土方”吧。

            胡萝卜磨牙棒

            新鲜的胡萝卜洗净,刨去那层薄薄的外皮,切成妈妈食指大小,适合宝宝手抓。什么调料都不用放,隔水蒸,硬度视宝宝的需要而定。最好煮成外软内硬的程度,即让宝宝可以吃到些胡萝卜又不至于被消灭得太快,是不错的磨牙物。(from蕾娜妈咪)

            香菇磨牙饼

            香菇去除根蒂部分,只保留顶盖备用。在沸水或任何的汤中投入整个的香菇顶盖,煮熟即可千万不要炖得酥烂。待香菇变凉就可以拿来给宝宝当磨牙饼,即鲜香又软硬适度,咬烂了就再换一片。宝宝较小时最好用新鲜香菇,肥滑、弹性好、硬度较低。等宝宝大些可以改为水发香菇,加强韧度和硬度。

            2011-03-27 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