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怀疑婴儿自闭症

      pic of user:thy216800

      thy1321321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7

      怀疑婴儿自闭症

      女儿快15个月了,只会偶然叫一下爸爸、妈妈,注意力不集,大人与她说什么很少听进去。有时大人与她说话不理,只自个玩。很粘外婆或奶奶。喜欢熊娃。喜欢看电视,如动画片,小朋友唱歌跳舞,看到别人跳舞自已也有跳舞表现。脾气很,性子倔。看到什么就要。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宝宝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宝宝爱看广告是不是自闭症呀?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自闭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的精神发育性疾病,可伴智力减退,多见于男孩子。

        1.诊断要点

        (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2)人际交往障碍:极度孤独,缺乏目光对视,对集体游戏没兴趣,不会寻求帮助,难以建立伙伴关系。

        (3)言语障碍:明显的言语发育障碍,缺乏主动言语,言语刻板重复,声调、节律、速度、重音都常有问题。

        (4)兴趣和活动异常:兴趣单调、狭窄;对非生命物体特殊依恋;仪式性动作;刻板重复动作;拒绝生活环境的变

        化。

        (5)排除婴儿痴呆。儿童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发育迟滞等。

        ① 婴儿痴呆:病前一般发育正常,多数于2-4岁起病,且较急。语言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迅速发展为痴呆,与孤独症不同。

        ②儿童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稍大,一般发育和智力正常,有幻觉、妄想等怪异症状,病程较清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有别于孤独症。

        精神发育迟滞:以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与孤独症相反,往往依赖性强,多合并先天缺陷,外貌呈痴呆样的较多。

        2.治疗

        (1)帮助父母正确理解并接受这种疾病的长期性、顽固性及致残性,做好长期合作治疗的准备。

        (2)促进正常发育,开发脑潜能;减缓僵硬刻板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减轻家庭刺激和压力。

        (3)治疗方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庭治疗。

        ①教育训练:越早越好,重点是教会患儿有用的社会技能,如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能力,建立行为规范。

        ②行为治疗:通过示范法、塑形法,帮助患儿掌握正常行为模式;配合奖惩方法强化学到的正常行为。

        2011-04-13 22:48:0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艾米心

            艾米心

            历史

            带他多认识小朋友。会不会是因为家里人很惯他才会这样的?

            2011-04-13 09:41:53

                avatar of 佑崽

                佑崽

                历史

                不见得是自闭症,也许是老人带孩子,比较细,帮助过多。也会有这样的表现。建议父母多亲自带孩子。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接触社会和大自然。首先父母不要着急,要耐着性子和宝宝交流。其次,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感统游戏。如:走路基、走平衡、抛接宝宝、光着身子用手触摸。还有就是让宝宝触摸不同质地的物体!

                2011-04-13 16:52:11

                  avatar of 木家妈

                  木家妈

                  历史

                  应该不是,自闭的娃娃一般是2岁对都不会说话,根本不和其他人交流,眼神也不看人,脾气暴躁,

                  2011-04-13 16:53:10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儿童精神疾患,其主要临床表现有:

                    1、极度孤独。患儿平时不愿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老是呆在家里,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闻不问,整天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

                    2、情感冷淡。患儿对人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常避开别人的目光,缺乏眼对眼的注视,很少向远处望,面部常无表情。

                    3、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育迟缓,主动说话少,时常缄默不 语。有的患儿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而喜欢拉着别人的手去拿他想要的东西。有的患儿不理解别人的语言,不能与人交流。

                    4、适应困难。有些患儿往往强烈要求保持现状,不肯改变其所在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反复不断要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游戏。在吃饭或做游戏时,其用具或玩具的位置固定不变,如有变动,即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或大哭大闹现象。

                    5、特殊依恋。患儿突然对人反应冷淡,但对某些无生命物体或小动物(如杯子、小鸡等)表示出特殊的兴趣,并产生依恋。如果夺走其依恋物,便焦虑不安或哭闹不休。

                    另外,有些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有的出现恐惧、多动或少动、哭闹不止以及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现象。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患了孤独症,也不要过分担忧。心理学专家们通过实验指出:无论孩子患有哪种程度的孤独症,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科学地改变孩子目前的生活及生活环境,便可以相对减少孩子孤独症的表现,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2011-04-13 22: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