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17个月的孩子爱打人是为啥?

      pic of user:liupanxue

      liupanxue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6

      17个月的孩子爱打人是为啥?

      我儿子17歌个月,爱打人,有时候想要什么,大人不给的话就打人。抢玩具等的时候也打人!

        avatar of 杨康妈

        杨康妈

        历史

         

        你好,多动症的两个突出表现:活动过多和注意力分散。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包括了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饮食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等,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不是单纯用哪一种方法就能起到作用的。具体的治疗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11-06-02 23:20:3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车小贝

            车小贝

            历史

            妈妈不用太担心,这个时期的宝宝就是这样的。虽然他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但是他什么都能听懂的,多讲道理,过了这段时间会好的。我家的那时也是一样,咬,抓,打都能用上,后来大点就好了。

            2011-06-02 23:28:53

              avatar of 摩羯座♑️

              摩羯座♑️

              历史

              孩子毕竟的阶段,要加以正确引导,适当给予小惩罚。

              2011-06-03 00:07:53

                avatar of hehe20080612

                hehe20080612

                历史

                买点书,给他看看,或者看看巧虎。

                2011-06-03 09:31:37

                  avatar of 树QQ

                  树QQ

                  历史

                  打人是一种试探和情绪反应

                  对于1到2岁的孩子来说,类似闹闹这样的攻击行为非常普遍。有时候孩子打人,看不出有任何的理由,他们常常怀有一种玩的心理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们的反应。打完人,他们就等着看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打人是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试验。

                  另外,孩子打人也是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因素的。想一想1岁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你就会发现,宝宝的每一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种新的技能,遇到他们不熟悉的各种情形。因此,打人成为了孩子们表达挫败感,或者遭受打击后的复杂情感的一种方式。

                  ★打人是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

                  当一个4岁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之后,他会说:“还给我!” 但是,1岁的孩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于是就用拳头来代替语言。而且,一两岁的孩子也意识不到打人会伤害别人,即使大人告诉他别人会疼,这么大的孩子也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避免攻击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

                  由此可见,阻止孩子打人行为出现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应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孩子产生了打人的欲望,然后抢先有所行动。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累了或者饿了以后就会爱打人?还是当他在人多的场合爱攻击人?或者是当他去一些陌生场所的时候?

                  如果带孩子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游玩,无论是在途中还是到了终点,父母都要确保自己的孩子按原来的习惯午睡,并为他准备一些小甜点。如果你的宝宝以前就因为想要好朋友喜爱的玩具而打了人,那么就告诉那个孩子的妈妈当他们一起玩的时候,把这根“导火线”藏起来。

                  ★父母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惩罚

                  即使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也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的打人行为。一旦打人事件发生了,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惩罚也是白费力气,1岁的孩子还不能把父母的做法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到一起,还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2岁以下的孩子进行任何处罚都是没有作用的。

                  另外,父母态度的前后一致性至关重要。比如说,当孩子打人的时候,父母不能这次还无所谓呢,下次就生气了。那么,当打人事件发生后,父母该怎么办呢?

                  1、首先要保持冷静。当你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在紧迫关头保持耐心。

                  2、然后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关心一下被你孩子打的小朋友,即便被打对象是自己也要表现得很关心。而且向孩子解释打人使其他人受伤了,使你的孩子明白他的打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告诉孩子被打的胳膊很疼,也会使小朋友或者父母很伤心。

                  3、认可孩子的感受,简短地给孩子一些指导。打人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接受的。父母应该向孩子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静但要清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要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另外,强制性地让孩子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并且表示你的关心,效果就会很好。因为你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典范。

                  4、给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替代攻击的方法。对于学会说话的孩子们来说,使用语言是一个替代武力的好的建议。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说“让我玩玩你的玩具”。

                  5、表扬孩子积极的努力行为。应该寻找机会鼓励孩子,可以夸奖他“和小朋友分享真好”,“这次没有打人,非常棒!下次再试着这样做。”

                  6、循环往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父母不要担心孩子打人行为的重现,1岁的孩子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会不打人,所以,父母在教导孩子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忍耐性,锻炼自己皮肤的抗攻击性,加强自己的幽默感。

                  2011-06-06 1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