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宝宝任性

      pic of user:guancui

      guancui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任性

      我女儿两岁了,现在很任性,比如她要吃东西你不给她拿她就会睡在地上大哭,,一进厨房看见什么就扔,边扔边说啪,,和小朋友玩,一会不看着她就把比她小的小朋友推摔跤了。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并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绪来参与,而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或适宜,这就是所谓的“任性”。因此,幼儿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两岁的小恒正是混沌初开、鹦鹉学舌的年龄,再加上长得聪明伶俐,嘴巴又特别甜,因此人见人爱。然而,爸爸妈妈最害怕带他出去玩,因为他太任性了。比如,在逛商场的时候,见到什么都要买,面包、牛奶、玩具、水果……只要是悦人眼目的东西,他就会在购物车上又叫又晃,非要得到不可,否则就会哭闹不休。而且爸妈还没买单,他就会急不可耐地要拆包装,弄得爸妈既尴尬又头痛。

        三岁的朗朗是由奶奶带的,老人家宠孙子,对朗朗有求必应。只要朗朗一哭,没有什么不能得逞的。一次朗朗到姑妈家,以为也跟在自家一样,早上吵着非要吃通心粉不可,没吃到,朗朗生气地把桌子上的蛋糕扔到了地上,姑妈一气之下打了他的小屁股以示管教。结果,当然是朗朗在电话里向他爸爸妈妈告了姑妈一状。

        类似小恒和朗朗这样的情况,相信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曾遇到过,有的可能至今还倍受困扰。家长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及时加以管教的话,小朋友长大之后就会变得霸道而难以与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交往中难免遭人排斥,产生挫败感,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宝贝任性谁之过?

        所谓任性,就是任着自己主观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对个人的需求和愿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会他人的感受。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或适宜,他们都会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绪参与其中,这就是所谓的“任性”。因此,幼儿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任何习性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幼儿任性,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父母过分娇宠、纵容的结果。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倍至,对孩子的要求诚惶诚恐。无节制、无原则地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照顾不周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孩子自然会得寸进尺。

        ·隔代喂养。这很常见,也极具中国特色。祖辈不仅溺爱孙子,也不敢严加管教。现在尽管许多年轻的爸妈都已经意识到其中的弊端,但由于双方都得上班,又信不过小保姆,因此只能把隔代喂养进行到底。上述的朗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恒很调皮,经常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每当这时,奶奶就会紧张地抱怨爷爷没把小孙子看紧点,摔着了不好向儿子儿媳交代。

        ·父母缺乏耐心。孩子一不听话,爸妈开始还坚持原则,可当孩子继续为所欲为时,爸妈觉得烦,认为“反正教了他也不会听”、“孩子还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而不再坚持。这些父母其实不知道,幼儿的自制力还没有觉醒,他们大多都希望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因此父母必须坚持原则。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基本道理很简单:假如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尽教导的责任而是一味妥协,就不要期待孩子将来自动会“变”好。

        ·幼儿自制能力差,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及刻板性,因此容易任意所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问原由地用训斥、打骂等方式回应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父母的粗暴,因而助长幼儿的任性行为。

        与任性宝宝过招

        要想知道如何跟任性幼儿相处,首先要对幼儿心理的发育有所了解。幼教专家指出,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分阶段的,2-4岁的幼儿正好处在性格的萌芽期,也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的孩子不像以往那么听话了,会经常和大人“闹独立”,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爱说撟约豪磾而不要大人帮忙。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想亲历亲为、弄个明白。但是,由于幼儿还不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这种亲历亲为的心理通常会在不合适的情况下表露出来,家长如果断然拒绝,反而会刺激孩子的任性行为。处在性格萌芽期的孩子对事物的领受能力特别快,因此这期间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小儿科医生史比尔甚至主张,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应该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教育。他说:“如果你从孩子出生后第二天才开始管教的话,你就晚了一天。”下面的几点建议,或许能给爸妈们一些帮助:

        ·明确告诉宝宝该做什么。一个幼儿园教师讲了这么一件事:她家隔壁有个两岁的小朋友,每天只要醒着,定要大人带他到楼下的花园里滑滑梯或荡秋千。他家住九楼,没有电梯,有时妈妈抱着他刚买好菜回到家里,他马上就嚷着要去滑滑梯了。妈妈说太累了,不去了行不行,他就摇着头叫嚷得更加厉害。每当这时,妈妈总是会拖着疲惫的脚步带着他再次下楼。有一次,这个老师对这位年轻妈妈说,下次他再闹的时候,不要问他“行不行”,明确告诉他,妈妈很累,睡醒午觉后再去。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这一招果然灵。从此,这个妈妈对宝宝说话尽量使用“很晚了,该睡觉了”、“天凉了,要多穿一件衣服”这样表示明确意思的话,而不使用“宝宝乖,睡觉好不好”等让孩子选择的话。

        ·转移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比较分散,对同一事物的兴趣持续的时间不长,很快会被其他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爸爸妈妈如果能抓住宝宝的这一心理特点,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就能够救自己脱离困境。反之,你越是不答应,他就会闹得越凶。例如,杰仔的妈妈有一次在打手机的时候被杰仔看见了,杰仔非要拿来玩不可。妈妈说小孩子不许动大人的东西,杰仔就急得直跺脚。这时,爸爸对杰仔说:“宝贝,我们一起打电话给奶奶吧,奶奶想杰仔了。”杰仔马上停止了哭闹,跑去和爸爸玩了。冷处理。当孩子因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使性子时,爸爸妈妈可以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让孩子自讨没趣。当孩子做出让步之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他的不合理要求是不会被爸爸妈妈接受的。

        爱心提示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指出,父母在管教任性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他们,态度要温柔,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爸爸妈妈一定要明白,两岁的小宝宝绝不是故意要让爸爸妈妈生气的。处于性格萌芽期的孩子常有的独立倾向,容易被大人认为不听话。其实父母们没有意识到,这正是孩子独立性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父母如果横加指责和打骂,孩子虽然可能暂时听话,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大大受挫。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孩子往往可能从大人的神态和语态中检测大人是否喜欢他,对他是责骂亦或是鼓励。成功的父母能够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为人父母之道,关键在于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用正确的办法化解孩子的任性行为。

        体罚的原则

        你的宝宝是否任性难以管教?你是否对如何教好他感到江郎才尽了?你是否想打他板子?幼教专家的劝诫是:三思而后罚。

        ·只有在爸爸妈妈再三警告之后,孩子依然故我时,才可以体罚。

        ·仅限于父母来执行。

        ·父母不可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对孩子体罚。体罚应是父母基于教育孩子而实施的“计划行为”,不是父母情绪失控或被孩子激怒而做的“反应行为”。

        ·绝对不可对一岁半以下的婴儿体罚。

        ·体罚仅限于打小手心或小屁股一两下,拳打脚踢属虐待。如一岁半以上的宝宝因好奇而去触摸电线插头,爸妈再三制止无效,就可以打小手心以示警告。

        ·体罚之后要拥抱孩子并解释他错在哪里。

        2012-01-07 22:02:3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怎样防治孩子任性的毛病?您肯定关心这个问题。对于下面这几位家长的做法,您觉得如何?

          秘诀一:读懂宝宝的心

          家长A:一个双休日,我领着女儿逛商店。兴致正高时,女儿却心烦意乱发脾气。我一边哄,一边劝,怎么也不管用。我急了,准备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来的瞬间,才恍然大悟:原来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去,看不见色彩斑斓的商品,而是晃来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任性发脾气,原来和我心情不一样。我突然领悟到,有时候孩子任性发脾气,有他的道理,我们需要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心理咨询师点评: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往往因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们相通。我们一旦读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就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失误。

          秘诀二:不给宝宝把任性当作要挟父母的机会

          家长B:我看过前苏联英雄舒拉小时候的故事。一次他非要在饭前吃饭后才吃的粉羹,爸爸妈妈不仅没有同意,而且没有哄他,屋里只剩下舒拉自己。他哭喊了一阵后,不见回音,自觉没趣就用木块码东西玩了。以后每次舒拉任性哭闹时,爸爸妈妈不迁就他,也不给他当“观众”,事后再给他讲道理。就这样,很快治好了舒拉任性哭闹的毛病。我们这样对孩子,也没有孩子任性的烦恼。所以,我的切身体会是:最好开初时狠狠心,不迁就孩子,像舒拉的父母那样防患于未然。

          心理咨询师点评:这位家长的感悟是有道理的,作为一种性格特征,任性有很大的后天因素。你是不是孩子刚一哭闹,就心软了,就百依百顺?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闹这个要挟大人的“法宝”,而无休止地恶性发展下去时,再想解决就很难办了。孩子会很敏锐地抓住时机,学会影响父母,甚至要挟父母。所以,必须从很早就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不给孩子学会用任性要挟父母的机会。

          秘诀三: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宝宝的合理需求

          家长C:我认为,适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预防孩子任性毛病的一个方法。比如,孩子一天没见到你了,想跟你亲热一番,让你讲个故事什么的,这就是合理要求。你为什么非要等他大哭大闹犯起性子来再满足他呢?我孩子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坚持这样的原则,送孩子的时候,不等孩子闹,我就把孩子抱在怀里,拥抱亲吻一番,满足他的亲情和皮肤感觉需要,之后绝不再迁就。孩子总能高高兴兴地跑进幼儿园,从没有因为不想离开妈妈而任性犯拧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点评:不错,孩子的任性常常是为了争取某种需要的满足。聪明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等孩子任性发脾气了再来答应孩子的要求,是最愚蠢的做法。当然,满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讲究条件,对于不能或不该满足的需要一定要坚守原则,毫不妥协。

          秘诀四:给宝宝创造集体生活的机会

          家长D:一次,我的孩子带着刚买来的自动坦克在外面玩的时候,邻居几个小朋友想和孩子交换玩。孩子不愿意,我们赶紧劝说他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可他就是不听,而且和我们任性地大闹。别的小朋友则继续玩起了他们的游戏,非常开心。我的孩子不闹不吵了,静静地看着他们,最后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由此,我感到,预防孩子任性的毛病,最好是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从此,我想了好多办法,给孩子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

          心理咨询师点评:任性是自我中心的产物,集体活动是破除自我中心的最好途径。因为集体活动有其规范,遵从集体规范是参与集体活动的前提。而孩子的天性就是不喜欢孤独,所以,让孩子到伙伴中去,到集体中去,的确是富于远见的对策。

          秘诀五:宝宝任性时不予理睬

          家长E:我孩子两岁的时候,常常任性胡闹,我呵斥他就跟夸奖他一样,越是呵斥他越是来劲。有天他又任性胡闹,恰好我手上正忙着一件事情,根本没顾上他。几分钟后,等我忙过了,孩子已经在旁边安静地玩起来了。这偶然的发现,让我找到了一个对付孩子任性的秘诀,那就是有时候孩子发脾气胡闹,我全当没看见,一会儿就风平浪静了。

          心理咨询师点评:孩子都有引起成人关注的强烈愿望。有时候孩子胡闹,与其说是任性不如说是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而这时一旦对孩子给予批评呵斥,恰好满足了孩子被关注的愿望,于是孩子学会了用任性来引起成人的关注,因此,不予理睬是可取的对策。等孩子终止任性行为的时候再给予关注,这样,就把孩子引起成人关注的需要和良好的行为表现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也就抑制了任性的行为。

          秘诀六: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

          家长F: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其他方面去,我们就抓住时机用转移注意来避免孩子的任性。比如,孩子任性哭闹,我突然拿出个新奇的东西自言自语;“唉呀!这东西真奇怪。”或者故作惊讶地说:“瞧!街上那大汽车装的是什么?”,要不就说“走,到外面去。”时过境迁,孩子会忘记了刚才的事。

          心理咨询师点评:人的心态是由注意决定的,注意转移了,心态也就变化了。因此,转移注意是矫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办法。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不着哄劝,不知不觉间就会淡化孩子的拧劲,消除任性的毛病。

          2012-01-07 22:00:53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1、孩子任性的性格原因

            典型个案:

            我的女儿今年6岁,就该上学了。各方面发展挺好的,有一点让人不放心,就是从小脾气非常大。一阵一阵的,有时候犯起脾气,就任性地胡闹,谁的话也不听。那天,她说喜欢同伴穿的一件裙子。我知道她的脾气,就赶紧给买来了。谁知又不对她的心思。好家伙,这就开始发脾气,又哭又闹,怎么劝说也不行。没办法,我和她爸爸只好先回自己的房间,让她去闹。说来也怪,不久就听她在外面安静下来,看起了电视。

            心理咨询师解析:

            正所谓一个孩子一个脾气。所谓脾气,在心理学上叫做气质。气质是孩子身上最早出现的个性特征。如果有机会去妇产医院参观,您就会看到,小生命一降生,就有不同的气质特点:有的大哭大闹,以宣告自己的诞生;有的则轻声细气,默默地来到世上……出生后不久,他们也有不同表现:有的比较活泼好动,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有的就比较安详宁静,声微气小,反应比较缓慢……这都是不同气质特征的最初表现。以后,不同的气质类型使童心中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孩子大多脾气急,性子倔。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顶牛”,对着干,让人感到非常任性。但他们的任性时间短暂,时过境迁,很快就会好起来。

            2、孩子任性的生理原因

            典型个案:

            我的儿子今年4岁,我发现他最近越来越不听话了,凡事都得由着他的性子来,非常任性。以前我们说什么,孩子都非常乖。记得好像是从不到两岁,孩子就开始任性不听话了。我和他爸爸对他说什么,他嘴上总是“不,不,就不”。而且开始不近情理地发脾气,耍威风,嘴上一说要什么就非马上到手不可,不肯妥协、忍耐和顺从。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似乎好了一些,但今年又犯病了,不光是嘴上说“不”,而且任性地发脾气,跟大人对着干。那天他正蹲在脸盆前玩水,我看到他脸上的汗水,顺口说道,快洗洗脸,看多脏。没想到孩子盯住我,不动声色,明显地故意对抗。我连说几次,孩子似乎上来任性的劲头,就是不洗。结果,我大吵大闹,他大哭大叫,闹得非常不愉快。

            心理咨询师解析:

            孩子的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表现。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平稳发展的,有比较好看管的平稳阶段,也有比较棘手的不平稳阶段。最初,孩子不知道“自己”,玩弄自己的小脚就像玩弄别的玩具一样,表现很乖。伴随语言的发展,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一岁左右说出第一个词,一岁半左右开始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两岁左右开始会说“我”。这时,孩子的心灵面临着对社会的顺从和体现自我的对立和矛盾中。孩子开始要表现自我,凡事都喜欢说“不”,到处玩弄自己的“否决权”。为了确立自我意识,自然要对抗父母。于是让人感到孩子开始学会任性了。这就是“第一反抗期”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一段较平稳的阶段。到四岁左右,孩子又进入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他们和处于第一反抗期的两岁孩子一样,心理不平衡,不安定,不调和,情绪不稳,脾气暴躁,表现粗野,时常胡闹,最喜欢拒绝别人的要求,和别人对抗,不顾忌别人的心情,有人称之为是软硬不吃的“小暴徒”,表现很任性。

            3、孩子任性的家教原因

            典型个案:

            一位来访的年轻母亲诉苦说:我们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任意妄为,全家人谁都得听他的。那天非要晚上去买他喜欢的饮料。我们说已经晚了,明天再说。孩子就以哭闹甚至哭得死去活来相要挟。沟通中了解到,男孩不满3岁,别看年纪很小,在家里权力却最大。男孩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在他们家族中就这么一个男孩,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要星星不给月亮”,结果越来越任性。而且,爷爷奶奶还把孩子任性当成口头语挂在嘴上,当着孩子的面总是“这孩子真任性,谁都得听他的”。

            心理咨询师解析:

            性格是生活的产物。“极端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必然培养出任性的孩子。有些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珍宝,“有爱无教”或“重爱轻教”,一味娇惯溺爱,把孩子摆的地位过高,使之处于特殊化的地位,成为家里的“中心”,让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度膨胀。家长一切由着孩子,迁就放任,一切服从孩子,让孩子指挥一切。独生子女的这个问题在隔代教育中尤为明显。独生子女的成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确表现出一些不良的个性和心理问题,笔者的一项比较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任性。而成人当着孩子的面反复地述说孩子的任性,好比给孩子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就足以把孩子“引导”成一个任性的人。这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也叫做“标签效应”。可以说,孩子的任性常常是成人“培养”的结果。

            4、孩子任性的病理原因

            典型个案:

            6岁的晓伟是个学前班的男孩,平时不爱惹是生非,很乖顺,邻里都说他是个“乖小子”。可经常一阵一阵地脾气暴躁,冲动上火,在学校和老师、同伴冲突不断。昨天,又和同学发生冲突,和老师顶撞。老师怕他冲动,请来了他的母亲。没想到这下更麻烦。晓伟一看妈妈被请来了,立刻激动起来,怒不可遏,当即冲进办公室,打翻了老师的办公桌,然后跑入教室,推翻了好些课桌,完了又冲了出去,就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老师和妈妈谁也劝不好,拦不住,面面相觑,一起摇头叹息:晓伟到底犯了什么毛病,这样任性?

            心理咨询师解析:

            晓伟的行为属于爆发型人格障碍的表现。爆发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其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不稳定和反复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与别人发生争吵或冲突,往往可以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或暴力行为。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为之后,十分内疚懊悔。在间歇期表现正常,能与人正常相处,但过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为等又会重新表现出来。这种孩子的挫折耐受力差,遇到刺激强度即使很小,也能触发强烈的情绪反应,给人的感觉是任性地胡闹。

            2012-01-07 22:01:37

              avatar of liu16020219

              liu16020219

              历史

              下次再任性就不理他,慢慢的自己就知道自己不对了。

              2012-01-07 23:24:09

                avatar of 宝贝DMA

                宝贝DMA

                历史

                两三岁的宝宝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但又不明事理,因而他们往往不顾他人的感受,自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直到达到目的为止。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追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如过分溺爱宝宝,对宝宝的要求有求必应等。纠正宝宝任性的坏毛病,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才有效果。
                第一,有些任性是因为大人没有把自已放在宝宝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而引起的。所以,大人要满足宝宝一些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的,不等宝宝提出要求,就先对他提出请求和说明。这样宝宝受到了尊重,自然会减少同大人的犯拧。
                第二,有些任性是因为大人没有很好关注宝宝听话时的表现而引起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平时一定要多表扬甚至主动奖励宝宝讲道理,听话的表现和行为;批评和限制不听话的行为,目的是让宝宝知道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从而慢慢改掉任性的习惯。
                第三,对不讲道理,想怎么就怎么的任性行为,只好采取“强硬”措施来纠正。
                宝宝大哭大闹,拼命折腾,也不预满足和迁就,并作出适当的“强硬”措施,那么宝宝的任性行为是会得到纠正的。家长可适当采取转移注意力法,如给宝宝一个玩具,或与宝宝进行亲子阅读,或带宝宝离开现场。还可以采用冷淡法,当宝宝意识到自己的任性行为无济于事,等他平静后,要给他阐明道理,明确告诉他相信以后他会表现好的。
                家长不要急于求成,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他会逐步培养起优良性格的。

                2012-01-08 19: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