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也称变态反应(allergy),这两个词原是同义词过敏一词通俗易懂。例如有的人一喝牛奶就腹泻或出荨麻疹,又如有的人每逢花粉季节,就患鼻炎或哮喘,大家都称之为牛奶过敏或花粉过敏,但很少用“变态反应”这一词来表示,而“变态反应”这一词则常被专业人员所采用,多见于著述之中。就这两个词的本义而言,概括地说是指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所做出的一种过强反应。然而也有人将“过敏”与“变态反应”二词严格地加以区分,将人类接触自然界的某物质所诱发的反应称之为变态反应,将动物用人工诱发的反应称之为过敏反应。1906年奥地利儿科医生Clemens von Pirquet首先提出了“allergy”这一词。当年他观察到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破伤风时多数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个别的患者则在再次使用同一血清时,发生了严重的甚至致死的不良反应。于是这位医生认为这一反应可能与机体的反应性发生改变有关,致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从而提出了“变态反应”这一概念。随后大量的动物实验也推动了这种认识,于是就发展并形成了“变态反应”这门学科。变态反应(过敏)的准确定义见于1957年。人们认为过敏反应是由不同的免疫机理导致的对机体不利的生理过程。正常的免疫反应对外界的异物(抗原)产生排斥,使机体得到保护,而变态反应(过敏)则是机体对这类抗原物质的过强反应,从而导致组织损伤,产生轻重不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