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1-2岁  > 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始终不愿讲话怎么办?

      pic of user:xvvghj

      smallpp_2000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始终不愿讲话怎么办?

      我儿子一岁七个月,一直不愿意学说话,每次教或让他称呼别人,都使劲摇头,再要求就抵触。我们是三口之家,他也只会称呼爸妈,而且好多天都不称呼我,用好多办法都不行。现在他脑袋里东西不少,喜欢肢体语言,想干什么,不用说我也知道,有时想说,呜哩哇啦谁也不懂,很担心,不知怎么办?

        avatar of 帮宝适育儿专家联盟

        帮宝适育儿专家联盟

        历史

         

        宝宝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爸爸妈妈也开始卖力地对宝宝进行语言攻势。但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宝宝可以照单全收的,在教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还是有禁区的哦。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限制宝宝语言发展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2012-05-06 01:33:3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zhoulib

          zhoulib

          历史

          如果确定孩子没有生理上的问题,那就不必担心,慢慢来。

          2012-05-04 17:35:28

            avatar of 航少妈

            航少妈

            历史

            宝宝说话早晚是因人而异的,只要不是病理的就没事的。

            2012-05-04 21:29:36

              avatar of 宝贝DMA

              宝贝DMA

              历史

              平时要注意加以引导,当宝宝有需求时,家长不要看到宝宝的动作,就很快的满足宝宝,而应当采取“延迟满足”的办法,促使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家长最好坚持让宝宝说出来再给予满足。
              家长还可以教宝宝模仿动物叫声或生活中的声音,这样会大大激发宝宝开口说话的兴趣。要坚持给宝宝听儿歌、古诗、童话故事等,可利用《快乐听》给宝宝创造一个语言的环境;跟宝宝讲故事或平时说话时,要经常问宝宝,鼓励宝宝说出故事中的一个词或短语。如“小鸟飞”、“火车跑”等。这也是给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提高宝宝说话的欲望。
              每个宝宝都有自已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您不必过于担心,此时家长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平时要淡化宝宝还不开口的事情,不要让宝宝当做心理包袱。当宝宝不肯说话时,家长不可斥责和嘲笑宝宝,让宝宝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而要对宝宝进行正确引导,可先给宝宝做标准示范,并且反复说给宝宝听,然后鼓励宝宝进行练习。
              当宝宝表达语言时,此时家长要耐心倾听,让宝宝在受尊重的氛围下表达该词汇。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要保持标准发音,给宝宝做良好示范,避免儿化音。当宝宝说出来时,要及时鼓励宝宝,给宝宝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宝宝说话的内在愿望和积极性,促使宝宝的语言更加发达与规范。

              2012-05-04 23: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