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宝宝上火  > 孩子有口臭

      pic of user:stelena

      stelena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4

      孩子有口臭

      我的儿子三岁,每天早晨醒来,我都闻见他的嘴里有臭味,刷牙之后就没有了,而且舌苔发白,是食火吗?如果是该用什么药呢?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宝宝还有点积食!!1

        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
        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 同时,还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1) 饮食疗法
        如果宝宝太小,可将3~5个鸡内金焙干,研成粉末,熬水或熬粥喝2---3天/次。情况严重者可适当增加数次。
        1) 对付积食的偏方:
        1、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 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4、 取3克白蔻,用保温杯泡水饮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伤食。
        5、 吃生冷果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6、 用1把干稻草煎浓汤饮服,可治吃牛肉过多而引起的伤食。
        7、 因吃谷类食物过多引起厌食、腹部胀痛者,可取10克麦芽、30克神曲、10克炒萝卜子加水煎服,每日2次。
        8、 吃面食品引起的伤食,可将12克萝卜子炒熟捣烂后煎水饮服,即可逐渐治愈。
        9、 当吃面食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0克麦芽煎水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
        2) 助消化食品
        1、 荸荠萝卜助消化:取20只生荸荠、250克萝卜,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
        2、 槟榔焦三仙消食:取10克槟榔,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合称“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饮服,消食效果好。
        3、 蚕豆皮助消化:炒焦蚕豆皮泡水代茶饮用,能促进消化,健胃止渴。
        4、 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5、 高粱治小儿消化不良:取高粱米第二遍糠,炒至褐黄色、有香味,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6、 锅巴消食:常食少量锅巴能消积食、止泄泻、治脾胃虚寒。中医以锅巴为主药配制的“锅焦丸”就专治小儿消化不良。
        7、 胡椒大枣助消化:10粒胡椒捣成粉状,与10枚去核大枣、5片生姜一起煎汤服,有助于消化。
        8、 胡萝卜治小儿消化不良:取150克胡萝卜,切片煎服,每日数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9、 黄瓜豆腐治小儿消化不良:将250克黄瓜与500克豆腐一同加水煮熟,适量饮汤吃瓜,每日多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10、 桔皮生姜消食: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
        11、 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12、 山楂麦芽消食法: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
        13、 其实醋也是一宝,鸡蛋伤食的宝宝,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2) 按捏疗法
        1、 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 揉中脘
        3、 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4、 摩涌泉
        5、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6、 如果宝宝一岁以上,还可以选择一下药物治疗:
        (3) 药物疗法
        1、 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包装:每丸1.5g。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2、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
        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2008-06-17 13:42:4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已采纳

          avatar of xinfei520

          xinfei520

          历史

          孩子口臭是因为胃里上火所致,不用担心,要多给他喝点开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果有必要给她喝点金银花露,或者儿童用的菊花茶什么的,超市和药店都有卖的。

          2008-06-17 01:20:36

            avatar of coolqun

            coolqun

            历史

            小孩子口臭有很多方面,假如胃肠道不好,也会这样,一般孩子嘴里都会有奶香味,如果有臭味的话,那就是有病了,我希望你不要耽误了你的孩子!抓近带她去看看!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复!

            2008-06-17 08:09:35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上火啊!!!

              问题一:什么情况下会上火?

              人吃五谷杂粮,有喜、怒、哀、思、悲的情绪变化,受四季节气影响,人体会发生相应变化,阴阳平衡则人体机能正常,阴阳失衡发生偏盛偏衰,就会产生疾病。

              平常妈妈们经常说的“上火”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生气、脾气急躁、思虑过度导致“上火。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宝宝在一段时间内经常生气,精神烦躁,或者因为身体不适而导致脾气急躁、冲动等情绪方面的波动从而导致身体的生理机能出现偏差,导致“上火”;

              2:宝宝上火也跟饮食有关,如吃辛辣食物过多、吃虾蟹等活血食物过多、吃肉食过多等;

              3:天气寒冷、干燥、孩子身体不适、伤风感冒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上火”;

              4:由于家长担心孩子体弱盲目给孩子服用人参、当归等滋补热性药材引起“上火”;

              5:睡眠时间少、玩耍过度劳累等情况下也易导致上火


              问题二:上火表现在哪些方面

              宝宝上火的表现各种各样,有的家长说孩子口角起疱、舌苔发黄;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宝宝小便发黄、大便干结;还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眼睛发炎、眼屎增多;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宝宝脾气烦躁、容易生气……不一而足。

              从中医角度来看,或发生于身体的部位不同,表现也就不同。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

                2、肝有火:肝开窍于目,因此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总发脾气。


                3、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   4、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例如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另外,还有大便干燥的表现。




              问题三:发现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1、给孩子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宝宝最为适宜。

              2、多个孩子吃些水果,

              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

              杨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4、适当服用中药小儿化食丸  

              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小儿。

              对小儿食火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有效。


              问题四:如何有效预防宝宝上火?

              1、保证宝宝睡眠充足,儿童睡眠时间稍长,一般为10个小时左右。人体在睡眠中,各方面机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修复和调整。


              2、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易“上火”,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水要多喝,保证每天至少在8杯以上。


              3、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4、在饮食方面,多给孩子吃一些绿色蔬菜。如:卷心菜、菠菜、青菜、芹菜。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使大便顺畅。


              5、平时多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不购买或给孩子少吃易“上火”的食物。比如:油炸、烧烤食物。少吃瓜子或花生、水果中的荔枝。尽量少喝甜度高的饮料,最好喝白开水。


              6、让宝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1-2次。肠道是人体排出糟粕的通道,肠道通畅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因此,可以多给宝宝吃苹果、芹菜、西瓜、香蕉等水果,全麦面包、玉米粥也要常吃,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7、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和大人一样或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


              8、家长不要想当然地给宝宝食用各种补品,以免燥热生火。


              9、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



              问题五: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


              民以食为天,那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始终是妈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呢?


              1、辛辣食物。

              如大葱、辣椒、胡椒、芥末、酒、咖喱等辛辣食物,属性为阳,助长火热。


              2、油炸食物。

              如炸鸡腿、炸薯条、炸丸子、炖猪肉等,这些食物因为能产生较高的热量,使人活力充沛,但过度食肉会使血液酸化,体内的新陈代谢迟缓,也是火气的来源。多吃可以阻滞气机,郁积生热化火。


              3、热性水果。

              如荔枝,中医认为,荔枝属于温性湿腻的食物,多吃易“上火”和消化不良,可导致便秘、牙龈肿痛、面部痤疮、口腔溃疡以及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所以虚火偏旺及湿热体质的宝宝不宜食用。

              此外,芒果、花生、巧克力等食物也很容易引起火气。


              4、中药补品。

              如人参、鸡精、甲鱼等。中医专家表示:儿童本身就是阳性体质,再服用补品导致内热丛生,出现流鼻血、口舌生疮。


              5、某些肉类。

              如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狗肉也同样如此。


              6、过多的冷饮冰品。

              火气大的宝宝食用过多的冰品,很容易导致体内的冷热失调,这种情况对于胃上火的宝宝尤其常见。



              2008-06-17 13: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