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宝宝上火  > 小儿便秘

      pic of user:a434465792

      a434465792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9

      小儿便秘

      可能是是吃饭引起的便秘,大便下不来,怎么办啊?

        avatar of li-xm

        li-xm

        历史

         

        婴儿便秘怎么办?

        便秘(constipation)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常见病因有: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诊断

        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治疗

        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呆小病等)。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在於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份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训练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应用新鲜桔子挤汁,市售瓶装桔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顺。
        3.训练习惯

        排大便是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三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扶持,或坐盆或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半至一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通便,养成良好习惯。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便秘多系津亏肠燥所致,治以滋阴润肠法。轻者可用单味郁李仁,每次嚼服3~5粒,每日1~2次,或隔日服。较重者常用三仁丸(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各等量做密丸,每丸3g)每次1丸,每日1~2次,年幼者减半。年长儿可服麻仁滋脾丸,每日1~2丸,通便后停服。

        5.其他疗法

        幼儿可在每晚睡前服镁乳每次0.5~1ml/kg,或液状石蜡每次0.5ml/kg,也可二药制成合剂使用,可免单用石蜡油易自肛门漏出。以上药物可连用3~5日,同时次晨训练大便。为免吸入,婴儿不用石蜡油。儿童还可用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急性便秘或粪块嵌塞,可用开塞露(甘油和山梨醇制剂)5~10ml注入肛内,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条插入婴儿肛门通便,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灌肠的方法刺激强,易养成习惯,非特殊需要时不采用。

        婴儿便秘怎么办?

        便秘(constipation)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常见病因有: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诊断

        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治疗

        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呆小病等)。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在於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份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训练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应用新鲜桔子挤汁,市售瓶装桔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顺。
        3.训练习惯

        排大便是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三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扶持,或坐盆或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半至一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通便,养成良好习惯。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便秘多系津亏肠燥所致,治以滋阴润肠法。轻者可用单味郁李仁,每次嚼服3~5粒,每日1~2次,或隔日服。较重者常用三仁丸(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各等量做密丸,每丸3g)每次1丸,每日1~2次,年幼者减半。年长儿可服麻仁滋脾丸,每日1~2丸,通便后停服。

        5.其他疗法

        幼儿可在每晚睡前服镁乳每次0.5~1ml/kg,或液状石蜡每次0.5ml/kg,也可二药制成合剂使用,可免单用石蜡油易自肛门漏出。以上药物可连用3~5日,同时次晨训练大便。为免吸入,婴儿不用石蜡油。儿童还可用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急性便秘或粪块嵌塞,可用开塞露(甘油和山梨醇制剂)5~10ml注入肛内,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条插入婴儿肛门通便,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灌肠的方法刺激强,易养成习惯,非特殊需要时不采用。

        婴儿便秘怎么办?

        便秘(constipation)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常见病因有: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诊断

        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治疗

        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呆小病等)。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在於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份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训练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应用新鲜桔子挤汁,市售瓶装桔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顺。
        3.训练习惯

        排大便是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三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扶持,或坐盆或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半至一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通便,养成良好习惯。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便秘多系津亏肠燥所致,治以滋阴润肠法。轻者可用单味郁李仁,每次嚼服3~5粒,每日1~2次,或隔日服。较重者常用三仁丸(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各等量做密丸,每丸3g)每次1丸,每日1~2次,年幼者减半。年长儿可服麻仁滋脾丸,每日1~2丸,通便后停服。

        5.其他疗法

        幼儿可在每晚睡前服镁乳每次0.5~1ml/kg,或液状石蜡每次0.5ml/kg,也可二药制成合剂使用,可免单用石蜡油易自肛门漏出。以上药物可连用3~5日,同时次晨训练大便。为免吸入,婴儿不用石蜡油。儿童还可用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急性便秘或粪块嵌塞,可用开塞露(甘油和山梨醇制剂)5~10ml注入肛内,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条插入婴儿肛门通便,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灌肠的方法刺激强,易养成习惯,非特殊需要时不采用。

        2009-02-25 21:53:5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mao0818

          mao0818

          历史

          多给宝宝喝点水,吃点蜂蜜,给宝宝吃点清火宝什么的,香蕉可以吃点

          2009-02-18 18:12:28

            avatar of cuicuibao

            cuicuibao

            历史

            可以吃点午时茶,家里有宝宝吃过,很有效.

            2009-02-18 18:27:37

                avatar of baodanmami

                baodanmami

                历史

                便秘原因对号入座

                如果粪便在结肠内积聚时间过长,水份就会被过量地吸收,因而导致粪便过于干燥,造成排便困难,假如超过两天以上仍未排便就可以判断是便秘了。

                常见便秘原因

                ① 食物搭配不合理

                如食物中含蛋白南的量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发酵过程微弱,大便较干燥。小少孩子都有偏食的毛病,喜欢吃鱼肉类,不爱吃水果、蔬菜。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少,当然易便秘。人工喂养婴幼儿,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类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易发生便秘。

                ② 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自幼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时排便。孩子贪玩,有意识抑制便意,时间久了,肠末稍神经对粪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粪便久存于直肠,水份被吸收变干硬,当然难于排出。

                ③ 精神因素的影响

                孩子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惊吓,或生活环境改变等,可出现暂时的便秘现象。

                ④ 疾病

                某些疾病可引起便秘如肛门狭窄或先天性肌无力等。

                新生儿(指出生后不满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为:

                人工喂养:牛奶经消化所含的皂钙较多,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
                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还可同时伴有吐奶。只要小儿体重不下降,呕吐和便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外科性疾病:可能的畸形包括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肿瘤压迫马尾部神经等,这些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的现象,需及时诊治。

                值得注意的: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吃母奶的小孩,由于母奶吸收较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反而会好几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随吃随解。所以,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断新生儿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性状,如果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

                正常新生儿的大便什么样: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的大便是黄色或金黄的,稠度均匀,药膏状,可有小颗粒,偶尔稍稀薄,可以带少量绿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糖类较多,在肠道中发酵,使得大便柔软,并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数增多。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若以牛奶喂养为主,大便为淡黄,质地可以较干燥,可有明显的臭味,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时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块,这是因为牛奶中含大量络蛋白,消化时易于与钙结合形成皂钙的缘故。

                婴儿(指出生未满1岁的小儿)便秘的原因是:

                食物中所含的纤维少:引起大便干结,可适当添加蔬菜类食物。
                按时排便的习惯没养成:小儿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也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每日定时训练排便,建立一定的排便条件反射,这样才能养成排便的好习惯。
                精神因素:如果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小儿易引起便秘,但此类小儿还伴有其他表现。另外,便秘如有家族史,或家族性的肠道过长,也会造成便秘发生,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便秘的不良后果:
                便秘的不良后果有很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肛裂,可引起便后滴鲜血,肛周疼痛。孩子在便后疼痛,就不愿意排便,这样会更加引起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便秘严重的孩子还可能引起外痔。此外,慢性便秘的孩子还常伴有食欲不振,因而导致营养不良,精神萎靡,肠道功能紊乱,这样会更加重便秘。

                发生便秘怎么办

                ① 矫正孩子的饮食非常重要

                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也可吃点大蕉,短期内即能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婴儿便秘时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显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须熬开冷却后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② 训练排便的习惯不容忽视

                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 开塞露通便

                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的,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开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肠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父母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小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④ 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尤其注意切忌滥用导泻药,常服这类药,会使肠壁活动依赖于药物,导致功能失调便秘反而更加严重。

                ⑤ 按摩

                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2009-02-18 19:24:38

                  avatar of 宝贝小猪

                  宝贝小猪

                  历史

                  食物疗法:对婴儿便秘首先要寻找原因,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也可吃点大蕉,短期内即能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婴儿便秘时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显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须熬开冷却后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二、训练排便习惯: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药物处理: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的,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开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肠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家长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小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2009-02-18 19:28:04

                    avatar of 钰伟宝宝

                    钰伟宝宝

                    历史

                    孩子1~2天不拉大便为正常,2天以上就应该采取措施。


                    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可刺激肠蠕动。可喝水、果汁等降低大便硬度。如果孩子长期便秘,可考虑更换奶粉品种。在食品转换期时,要注意大便的性状。


                    行为疗法当小孩肚子较硬、胀气时,家长可进行腹部按摩,方法是把手掌放在孩子的肚脐部,顺时针方向按年龄大小由轻到重,每次按摩10~20次,每天1~2次。出生的婴儿2个月左右,大便成形后,就可以在每天清晨或进食后端10分钟左右,同时口里发出“嗯、嗯”的声音,帮助孩子学会用劲。如不排便也不用勉强。


                    药物治疗可喝金银花露等清热解毒的饮品或婴儿健脾散等帮助消化。可使用开塞露,或者把碱性较小的肥皂,削成筷子粗,半寸长塞进孩子的肛门里,这两种方法都能起到润滑的作用,刺激肛门产生便意。但只能作为应急措施偶尔使用,在间隔使用5~6次后,如果持续发生便秘,应该就医。

                    2009-02-18 19:53:31

                      avatar of aizixuan2007

                      aizixuan2007

                      历史

                      宝宝现在上火,通常都是因为饮食的问题。另外天气和气候也会有影响。注意一方面调节饮食,一方面用药,一方面护理吧。祝宝宝健康成长。把专家的帖子再次奉上。当家里的宝宝出现了“大便不畅”、“胃口不好”、“睡不香”的现象的时候,说明您家的宝宝一定是“上火”了,而这些症状又是如何伤害着您的宝宝的呢?
                      1、“胃口不好”:宝宝烦躁不安不肯吃饭,甚至连水都不愿喝,并出现口腔疼痛的症状,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易形成溃疡。口唇、舌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和糜烂或溃疡。
                      2、“大便不畅”:宝宝大便秘结,每隔3~7天只排一次便。大便硬结而量少,排便时间延长或者排便困难。
                      除了以上列举的症状外,“上火”还会引起发高烧、眼红、眼屎多、嘴唇干裂、嗓子干涩、口臭,鼻出血等等的症状。这些症状足以让宝宝们受尽苦头,也让家长们心急如焚。
                      那么如何让宝宝远离 “上火”呢?
                      事实上,宝宝的“火”通常都属于实火,一般由于吃得过多,导致胃火发生,医生提醒广大宝宝的家长们,为预防宝宝“上火”,最好用母乳喂养,因为饮食不正常导致消化不良和积食是儿童“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母乳不足,建议选用不易“上火”的配方奶粉,也就是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同时每天早晨醒来还可以冲一杯蜂蜜水给宝宝饮用;而芦荟、苦瓜等食物在饮食中补充也很不错;绿豆粥或绿豆水也有不错的解毒清火的功效;水果品种要丰富;合理饮食,保证睡眠也很重要。
                      另外,“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机体”和“外部环境扰乱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也使得宝宝产生“内火”。
                      宝宝的脏腑肌肤都很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还不够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都能成为宝宝“上火”的隐患。春天里,宝宝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造成人体“上火”;秋季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孩子一旦受到风寒就更容易“上火”;冬季孩子抵抗力弱,易生病,而不少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宝宝穿得过多也会使宝宝生热化火。因此如何防治宝宝“上火”成为每个妈妈的必修之课。

                      生活中妈妈们要做些什么?
                      1、让宝宝多喝水:宝宝皮层薄,很容易丧失体内水分,。所以在两餐哺乳或正餐之间给宝宝多补充水分是预防上火的最简便的方法。宝宝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同时能够保持屋内温度22度,湿度60,是最好的。
                      2、母乳喂养,或者选择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3、给宝宝吃蔬菜水果:蔬果中的粗纤维对预防宝宝便秘很有帮助。
                      4、可以给宝宝喝一些绿豆汁或绿豆粥也是清火的好方法。
                      5、控制宝宝的零食量,不吃辛辣、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
                      6、帮助宝宝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7、给宝宝定期服用儿童专用的去火产品,如小儿七星茶的产品 “三公仔小儿七星茶”,配方都是全天然的食材,安全有效,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儿童“上火”,平时冲服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宝宝“上火”症。

                      2009-02-19 10:59:04

                        avatar of 爱暄一族

                        爱暄一族

                        历史

                        问题一:什么情况下会上火?
                        人吃五谷杂粮,有喜、怒、哀、思、悲的情绪变化,受四季节气影响,人体会发生相应变化,阴阳平衡则人体机能正常,阴阳失衡发生偏盛偏衰,就会产生疾病。平常妈妈们经常说的“上火”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生气、脾气急躁、思虑过度导致“上火。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宝宝在一段时间内经常生气,精神烦躁,或者因为身体不适而导致脾气急躁、冲动等情绪方面的波动从而导致身体的生理机能出现偏差,导致“上火”;
                        2:宝宝上火也跟饮食有关,如吃辛辣食物过多、吃虾蟹等活血食物过多、吃肉食过多等;
                        3:天气寒冷、干燥、孩子身体不适、伤风感冒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上火”;
                        4:由于家长担心孩子体弱盲目给孩子服用人参、当归等滋补热性药材引起“上火”;
                        5:睡眠时间少、玩耍过度劳累等情况下也易导致上火

                        问题二:上火表现在哪些方面
                        宝宝上火的表现各种各样,有的家长说孩子口角起疱、舌苔发黄;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宝宝小便发黄、大便干结;还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眼睛发炎、眼屎增多;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宝宝脾气烦躁、容易生气……不一而足。
                        从中医角度来看,或发生于身体的部位不同,表现也就不同。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
                        2、肝有火:肝开窍于目,因此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总发脾气。
                        3、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
                        4、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例如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另外,还有大便干燥的表现。
                        问题三:发现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1、给孩子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宝宝最为适宜。
                        2、多个孩子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
                        杨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4、适当服用中药小儿化食丸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小儿。对小儿食火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有效。
                        问题四:如何有效预防宝宝上火?
                        1、保证宝宝睡眠充足,儿童睡眠时间稍长,一般为10个小时左右。人体在睡眠中,各方面机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修复和调整。
                        2、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易“上火”,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水要多喝,保证每天至少在8杯以上。
                        3、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4、在饮食方面,多给孩子吃一些绿色蔬菜。如:卷心菜、菠菜、青菜、芹菜。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使大便顺畅。
                        5、平时多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不购买或给孩子少吃易“上火”的食物。比如:油炸、烧烤食物。少吃瓜子或花生、水果中的荔枝。尽量少喝甜度高的饮料,最好喝白开水。
                        6、让宝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1-2次。肠道是人体排出糟粕的通道,肠道通畅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因此,可以多给宝宝吃苹果、芹菜、西瓜、香蕉等水果,全麦面包、玉米粥也要常吃,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7、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和大人一样或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
                        8、家长不要想当然地给宝宝食用各种补品,以免燥热生火。
                        9、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
                        问题五: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
                        民以食为天,那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始终是妈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呢?
                        1、辛辣食物。如大葱、辣椒、胡椒、芥末、酒、咖喱等辛辣食物,属性为阳,助长火热。
                        2、油炸食物。如炸鸡腿、炸薯条、炸丸子、炖猪肉等,这些食物因为能产生较高的热量,使人活力充沛,但过度食肉会使血液酸化,体内的新陈代谢迟缓,也是火气的来源。多吃可以阻滞气机,郁积生热化火。
                        3、热性水果。如荔枝,中医认为,荔枝属于温性湿腻的食物,多吃易“上火”和消化不良,可导致便秘、牙龈肿痛、面部痤疮、口腔溃疡以及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所以虚火偏旺及湿热体质的宝宝不宜食用。此外,芒果、花生、巧克力等食物也很容易引起火气。
                        4、中药补品。 如人参、鸡精、甲鱼等。中医专家表示:儿童本身就是阳性体质,再服用补品导致内热丛生,出现流鼻血、口舌生疮。
                        5、某些肉类。如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狗肉也同样如此。
                        6、过多的冷饮冰品。火气大的宝宝食用过多的冰品,很容易导致体内的冷热失调,这种情况对于胃上火的宝宝尤其常见。

                        2009-02-19 13:22:16